不欠人情很容易
欠人情倒是不大容易的事
可能正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内外有别
外爷外奶奶对我的教育、养育才令我格外记挂
心里颇有些过意不去
他们说要好好学习
我就认真的
好好学习
可能正因为有的人没有理由
对你有什么样的善意
他们给了你
你需要的善意
你才会选择听他们的话
作为回报
当然大都是有益的
产生分歧也是因为观念随时代等客观条件不同而不同
因为你们之间的善意
很深很重很大
超过了这种关系的基本要求
而且多出来的都属于自愿
你的良心才需要一直背负着这样的拷问
他说给我的话我做到了没有
对他的问候送到了没有
答应的诺言践行了没有
自我的发展尽心了没有
待人接物都遵循原则了没有
每天这样
就成了思维定势
这便是教育、驯化
俗称所谓
有奶就是娘
是中国的实用理性
也是孝道的高级表现
的确啊
吃什么样的奶
不就是长成什么样子吗
你不希望受到别人的哪方面的招引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欠他们人情
这大概也是我和舅叔的相处之道吧
坦然接受他人的善意
是一种能力
要知道你自己当得起
即便认识到你真的欠别人很多
那也是在一定条件下
你需要且对方有能力提供帮助而造成的
不然呢?
所以我们不能把“不欠别人”作为长期维持某种关系的原则
而可以适当地欠一些人情
作为圈子内人际认同的方式
相应地
我们把“增益双方的利益”视为最大原则
只要互相增益
说什么谁欠谁呢?
这账哪里算得清楚啊!
我从这国土上出生长大
我就一定要留在这里作为报偿吗
不啊
我能出国是我的教育水平达到了那个高度
对中国来说 是它培养出来了可以出国的人才啊
这是两利的事情
何乐而不为呢?
师道者,助其长也
为之付出
看到她的成长
本身就是很大的快乐
为什么在乎她给了我什么东西呢?
她能给的
我都不缺
只有长成一个不可替代的她
在我看来
是稀有又难得
这是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人道
是超越世俗功利的平和
是读书积淀出来的自信和从容
所以说
我们要有背得起善意的能力
这本身就是两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或者说三利
一是成全了对方的价值感
二是使你有获得感,内心充裕
三是有超脱感,已经到了“无见小利”的境界了,可以见得是君子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