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画展,往往会在画的特别像的作品面前赞叹:“这画画的真像,画得太棒了,你看那衣服褶皱,看那光影,跟照片一样,太牛了”!如果您了这样,我劝别,要不然被懂行的人听到了,可能会嗤之以鼻!要知道画的像并不是艺术,那是写真,是复制。
试想一下,如果画家都在追求画的更像,欣赏艺术的人也只停留在评价作品像与不像,画家就不会再有任何“创作”,因为他们的作品都会停留在对自然事物的复制描绘上,这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没有灵魂的东西;而观艺术的人也不会从画作中感受到画以外的东西,也不会通过画作实现任何情感交流,这样的作品是“死”的。这样以来,画家将不再是艺术家,而变成了工匠;艺术鉴赏者也不再是品味艺术的人,而变成了裁判。
艺术史上像到不像的演变
其实在油画的几百年的发展史上,那些画家们真正开始脱离写实(追求画的像)的是源于照相的发明。在此之前,画家们用各种颜料混合创作就是为了把真实事物搬到画上,人们也在追求画的像的画作,越像越好,没毛病。但在1822年,法国人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后,复制现实的方法变得更直接,更简洁了,一下子让整个写实的工匠式创作方法陷入了危机,人们开始讨论写实画的意义到底何在?!要知道,画家画的再像也不可能超越相机的拍摄。从此以后,艺术家们便开始了其他方向上的发展,才出现了后来的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以毕加索为代表的抽象派,以及表现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等代表人物和画作。
代表人物和画作,莫奈《日出 印象》,相信你一看到这些蒙蒙胧的画作就懂了吧。
抽象派。知名人物和画作,毕加索《格尔尼卡》,一看这看不太懂,不太具象的画作,相信你以后也懂了。
表现派代笔作品《呐喊》,看一下效果吧。是不是和微信QQ上的一个表情特像?
超现实主义代表作《记忆的永恒》,都扭曲了哈?
浪漫主义,像古诗一样,憧憬浪漫情怀。
立体派,看效果。
艺术源于感情
从根本上来讲,画的像与不像,其实只是创作的表象,有时候很难说像就一定不属于艺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创作如果脱离情感就会变得非常苍白空洞;就像机器人作画一样,不管画的像与不像,但不会投入人类的任何感情进去,那作出来的画自然不值得去品味了。基于感情上的创作,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与表达,艺术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颜料与笔表达出来,这是一个过程,并且试途通过画表达出来。正像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一样,他会通过语言,文字,或动作行为表达出来,只是这些表达是显性的,而画相对来说比较隐晦而已。所以说如果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对你特别好,表达对你所有的爱,把你照顾的无微不至,你会很感激,觉得亏欠他或因为而大为感动;如果换作是一个机器人用同样的方式照顾你,甚至照顾的更好,那可能你也不会被感动。原因很简单,因为机器所做的一切不是基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