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因诸多原因,身份证号四开头的我从河南的一个小村庄(爷爷家),来到陕西的一个小村庄(外婆家),带着河南口音,不会说陕西话。除了我妈妈,跟谁都不认识,不相熟。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人。这里的人说起河南都是各种不好。造假,小偷,人贩子,好像全中国的坏人都是河南人,也好像所有河南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但我只想说,在河南我生活了许多年都没有感受到的重男轻女在这里深刻地感受到。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个别,我也并没有什么要反驳的,因为这个世界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
事情发生在刚去到新的小学不久。那是一个只有十一个人的班级,四个男生七个女生。一次课间,班里的“扛霸子”(总觉得用混混去称呼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不好)突然跟我说“咱俩好吧。”当时很多陕西话还都听不懂的我从他的表情隐约懂了这句话,狠狠地吓了一跳,断然拒绝。上课铃响,眼看着老师就要来了,他只丢下一句“你最好想想清楚”就回了自己的位子。放学后回到外婆家,正常吃饭,在门前玩耍。日落时分,远远地看到“扛霸子”走来(他是邻村的),我赶忙躲起来。等他走远之后,才放下心继续玩。约莫不到半个小时,我再次看到他,他也看到了我,直直地盯着我就像盯着志在必得的猎物一样,露出狡邪的笑。这次除了原本跟在他身后的两三个人还有一个我见过的本村的,我立刻明白过来,他是不认识地方,所以去找了同村的那个来指认。我赶忙往屋里跑,把门反锁,弟弟取了玩具非要出去,我一边告诉他现在不能出去,等会再让他出去。一边搬房间里的高凳子堵住门,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家里没有大人啊,更因为接下来的事。
我忘了自己没关大门,此时再去关已经来不及,因为他们已经进来了。后来想起时,觉得不关大门是正确的,因为大门较重,很可能我还没关完门,他们就进来了。刚开始,“扛霸子”的态度还算温和,好言相劝让我把门打开,看上我是我的运气怎么地,说会对我好。身边的人也跟着附和,什么劝我从了,反正我也没有别的选择怎么地的,我也不傻,当然不开。后来他们看软的不行就得来硬的。开始踢门,撞门,因为门是木质的,时间不断的缘故,锁也不太好。眼看着凳子不停地晃,我只能用身体,用自己的力量去抵住门。他们在门外说些什么敬酒不吃吃罚酒,等他们进来就怎样怎样之类的话。我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和力量,死死地抵住门,纵使门外是四个男孩子。而我弟弟一会儿闹着要出去玩,一会儿又静静地站着,完全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后来他们一边砸窗,一边踹门。我弟弟才和我一起堵门。就这样他威胁着,我抵抗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天也黑了。同村的那个说,可能我外婆外公快回来了,他犹豫了半天,走了。直到我从窗子里看到他们走远,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才算落到肚子里。
害怕吗?说实话,不知道。但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许会有不少人觉得,有必要吗?真把自己当回事儿,小孩子玩玩而已。很抱歉,我不这么认为。
当时我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大人, 原因很多。(数年以后闲聊时弟弟拿这件事开我玩笑提起过)
事情发展到后来,那个男生可能觉得我很没劲,就渐渐放弃了。还蛮幸运的。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谢谢自己够勇敢。
再说件小事吧。关于“河南担”这个词。说实话在来到陕西之前,我是没有听过这个词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就仅从一个“来自”就斩钉截铁地断定一个人的好坏。那时候很小,不知事。来到陕西,周围的村妇,孩子,同学,男男女女见到我或听到我说话,都毫无例外地蹦出一句“河南蛋”。以表达他们的不愿与之为伍和不屑,好像这个词跟王八蛋之间是划等号的。
很多年后的后来,我才知道“河南担”的“担”为“扁担”之意。人们总是这样,习惯理直气壮地去主观臆测,以彰显自己的愚昧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