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惯有多重要
记得,刚上大学时为了做班级建设,要定班歌、班旗和班训。作为团支书的我,提议选择当时极为流行的一句话作为班训:“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不得不说,我们班确实不错,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班集体”,以至于大学四年里,每次喊出这句口号的时候,我总会有一种自己也还不错的错觉。
最近,常常收到一些微信公众号的推送:“21天养成XX的好习惯”,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不错。习惯养成训练营的如火如荼的开展,既说明了好习惯的缺乏,也体现了好习惯的重要性。不管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想要长久地进步,无一不指向“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且持久的,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可以概括它的重要性: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可以说,习惯决定命运。
二、学生时代最应该培养哪三个好习惯
1、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
学习上,一道高数题不会做,问问同学和老师会得到答案;一个简单的单词不认识,舍友可能会顺嘴说出意思;一份简历搞不定了,直接拿来学霸的复制粘贴。校园里时不时这样可以,但若四年一直这么问这么拿,别人提起你时,恐怕就会翻白眼了。
工作中,时常听到一些还没奔四的人说:哎呀,这个我不会啊;哎呀,那个我不懂啊。然后,以此为借口就企图把自己的工作转嫁给别人。实在汗颜,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会这样的理所当然。
几百人的微信大群里,时不时会蹦出一些消息:这句话谁给翻译一下?我要去青年宫,坐什么车啊?……当下忍不住内心OS:难道不知道世上有度娘的存在吗?
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就是让我们莫做“伸手党”,就是要我们在向别人提出要求或请求之前,先想想自己能不能解决。无知,不是我们提出问题的理由;“这个不会,那个不懂”,应该成为继续学习的原因,而不是自我放弃的结果。
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会让我们保持一种随时学习的状态,会不自觉地引领我们去大量阅读,大量思考,大量实践,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只要积极主动,别再等着被人“喂”,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那如何主动获取知识呢?学生在这方面简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图书馆的书随便挑,CNKI里的论文随便下,百度谷歌BBS随时问,实在得不到答案,再拿起问题去找老教授,总有千万种方法能解决问题。
2、早睡早起的习惯
“男生通宵打游戏,女生熬夜看电视剧”,“头不梳,脸不洗,抓起课本就往教室跑”,“一天只吃两顿饭,午饭和夜宵”,这似乎是大学里人人都会经历的一段生活。偶尔消遣放纵一下是日后的回忆,但若天天这样,毕业时就得从“小鲜肉、小水灵”变成“小老头,黄脸婆”了。
曾国藩说,判断一个家庭的兴败只要看三个方面,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子孙几点起床,日上三竿还是日出而起,起太晚的家族一定会慢慢衰败;起太晚的人,也一定不会有大出息。
早睡早起不仅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有一个好的精力,能在一日之始就感觉到生活的美好,认真一早上,就能认真一整天,就能认真一整年,就能认真一辈子,如同滚雪球一般,好的状态是会循环放大的。BTW,早睡早起还是破除“懒癌”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做计划的习惯
大学里突然拥有了很多的自由时间,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进行规划,有些同学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生活,修双学位、跑社团,做志愿者;有些同学找兼职,在科技园里创业,月入四位数;有些同学摄影、穷游、玩音乐;但也有更多的同学浑浑噩噩不知时间都去哪了。毕业几年后,再看这些同学的朋友圈,课外生活丰富的仍然在尝试新鲜有趣的事情;月入四位数的同学早已成为高管或BOSS,偶尔发的状态都在meeting或飞来飞去;而时间不知去哪的同学们依旧不知道时间去哪了。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缺少对人生的规划,缺少对具体目标的计划。大学里有一门课叫《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虽然重要,但却还得依靠我们自己去体会。计划做的好,规划一定差不了,“学习计划”、“恋爱计划”、“减肥计划”、“求职计划”……统统列起来,照着行动,逐个击破。
三、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完成的,坏习惯也不是两天三天就能戒掉的。
据说,21天可以培养一个新习惯,5年才可以巩固内化一个习惯。
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每月给自己设定一个习惯培养的21天,待毕业时,收获的就不仅是两张证书,更是收获了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