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
1、2025年1月第2本;
2、2020年~至今,理财系列共计阅读44本;
3、2024年目前共计已阅读41本(计划52本)。
今天是周五不过我还是想先把这个读后感写了,不然,本月内完成13本,根本不现实。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2025年到底定多少的阅读量合适,30本感觉少了,52本又明显时间不够用,40本没想过怎么拆分,哎呀,好麻烦。
这两日我在想写这边的年终总结,所以也没心思想这个,但毕竟还是到了2025年了,这个事情因此就放在我心里了。
今晚又没有时间回去那边开会,我那边也没考勤机,今天是调八点半上班的第一天,也不知道他俩有没有按时到公司。
先放一下收藏句子——
1、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享受的。在生命长河里,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困境,而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就面临着落后于他人的条件。在生活中,你甚至会遇到人生的至暗时刻,似乎世间所有的黑暗和不如意都在你身上…对于这些,我们要承认,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而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唯一可以拉你出来,可以让你改变困境的,只有自己拼命成长。即使中间摔倒了、失败了,只要你在不断的成长,那总还能爬起来。只要不断成长,只要努力奋斗,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2、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计较的不是你的起点,不是站在第一排、起跑快、装备好就能赢的。马拉松真正计较的是你能走多远、走多久。如果你能坚持走出足够的距离,只要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清晰的,未来你就能走出别人没有走出来的距离,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
3、从长远来看,真正能把人与人区分开来的,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对时间的利用。
4、很多人认为犹太人很聪明,拿到了几百个诺贝尔奖。在读书方面,犹太人平均每年读书65本,而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人大概是5本,甚至还包括了教科书。所以我们大部分人一年读的书,也就是两三本,甚至都不到。
5、失败是成功之母,只对那些勇敢者反思者才有意义。对于那些勇敢的从失败中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人而言,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所以,如果人总是低层次的重复自己的失败,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又失败了,不断失败,那是不会有任何进步的。这种失败是低层次的,很有可能是你的个性、眼界、眼光、胸怀问题导致了挫败。如果你不反思,还是一再的去尝试同样的东西,那还是会失败。没有长进,原地打转,到不了你想要到的远方干嘛呢?
6、失败是成功之母,只对那些勇敢者反思者才有意义。对于那些勇敢的从失败中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能够更上一层楼的人而言,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所以,如果人总是低层次的重复自己的失败,这一次失败了、下一次又失败了……不断失败,那是不会有任何进步的。这种失败是低层次的,很有可能是你的个性、眼界、眼光、胸怀问题导致了挫败。如果你不反思,还是一再地去尝试同样的东西,那还是会失败。没有长进,原地打转,到不了你想要到的远方。
7、底线:利己不害人 高线:利己又利人。
8、熊彼特称,近现代史是企业家创造的文明进步,最终依靠建设妥善、宽容、自由和守护来实现,这些都是商业的核心精神。
9、长久的创业不是靠风口,而是要有能力把各种要素结合起来,跟上时代、超越时代、引领时代。
10、请记住,真正的机会并不是追风,你去追风的时候,其实机会已经错过了,应该预先料到机会的存在,哪怕最古老的业务也可以用创新的方法做出来,不被时代抛弃。
11、创业跟年龄大小并没有关系,比如任正非和褚时健,尤其是褚老那么大年龄还能把褚橙给做出来,那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我觉得第一,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做;第二,要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事情和正确的态度;第三,对于自己从事的事情、事业要有洞察力;第四,对于点、面、线的走向有一定的把控;第五,找志同道合的人挣干净的钱,做有公德的事。另外要记住,遇到不公平,觉得没有人对你好,愤怒、发火都是没用的,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能解决问题的,只有你自己。
12、研究指出,家庭背景和所上大学的好坏,与一个人成功与否其实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真正跟一个人成功与否有联系的是七大要素。分别是,第一,好奇心,第二,坚毅能力,第三,自我控制能力,第四,社交能力,社交情商,第五,对生命的热情,第六,感恩和感激,第七,乐观。
1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个人觉悟。
总结部分——
一、时代给的礼物,一旦你抓住了、坚持了,就可以成功。
先分享一组数据:大学期间读了800多本书,一年写1、2本书,读100-200本书,认真读4、50本,至少重复月度的有2、3本。
这是俞敏洪老师身上发生的事情,看着他说这些,我感觉似曾相识的样子,于是想了下,哦,是其他那些创业成功的人,都有良好的、巨大的阅读量。
现在俞老师还保持着每年一两百本书的阅读量,都50岁+了吧?这个可真是让我更加坚定阅读这件事情了。
我也是刚知道俞敏洪高考考了三次,最后终于考上了北大。
虽然北大现在每年也有3、4000人,但如果细想的话,能够感觉的到这么多年下来其实北大出来的创业成功的,同样也是屈指可数。
那么俞敏洪为啥就能成功呢?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时代跟运气的加成因素。
首先他是北大学子,这个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的,高考三次的过程应该也很不容易,这个很厉害!其次他性格很好,农村出身却并不自卑,也许是那个年代的关系?最后就是他创业那个阶段刚好国家加入世贸组织。
近期看到他把东方甄选送给了董老师,也能看出他的胸怀。
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是结合他的故事拍出来的,从片子里也多少可以看到,其实他的事业成长很快,虽然那时候也有很多挫折,可只要不放弃,问题总是能得到解决的。
二、做教育行业是一件很有功德的事情。
不管是新东方还是蓝翔,都是我长大的过程里壮大的,一个英语+烹饪等专业,一个挖掘机技术,都是为我们国家这30多年的发展贡献人才的好机构。
英语也好、厨艺也好、建筑挖掘也好,都在一批批的人才毕业后加入社会以后,带动了我们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试想,如果没有那么多懂英文的人才的出现,我们的外贸行业会受多大的影响?如果没有那么多刻意学过厨艺的人才的出现,我们的餐饮业又会受到多少影响?
挖掘也一样,我们的基建、地产,如果缺乏了他们这些人,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制约的吧~
想起以前我婶婶也建议我长大后去做老师,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兴趣,死活不愿意,连每年寒暑几个月的假期那么好的事情都一点也不在意,还真是搞不懂我自己。
可我并不后悔,我现在的职业虽然也不能说是非常喜欢的,但至少我不讨厌。
教育业,从古至今以来,都是很值得尊重的一个行业,教书育人、助人成长,收货一批又一批的学子,老了回想起来,总归是极有意义的一生。
三、永远要敬畏“风险”,同时也要敢于拥抱“变量”。
这本书是疫情第一年出版的,那个时候,回想一下也知道新东方绝对受到了疫情的一次大撞击。
线下课上不了,线上课还在发展阶段,对他们的营收一定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但现在从结果来看的话,我们都知道新东方活下来了,而且活的还不错。
我不能说这一次他又踩在了直播行业的时代风口上,因为,反正换我是肯定想不到让一几万个老师做主播的。
新东方是真的敢想敢做,而且还给他们做成了,锤子手机的那位也是,他们都挺敢想敢做的,而且一旦下定主意决定了,就似乎都能成似的。
通过这场疫情,我想许多人估计都和我一样吧,至少几年内都要小心谨慎的在保生存的基础上求发展。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后遗症虽然不好,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当然还是保命更重要。因此,我们这一“课”,早上,总好过晚上。
最后,本书没有讲太多关于俞敏洪老师的创业过程,下次还是要找找他其他自传看看才好。
不说了,好久没吃厂门口转角的螺蛳粉摊儿的螺蛳粉了,准备先去吃一顿,换换脑子回家再继续年终总结,哦不,是半年总结,因为,我只写我这半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