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说起来是两年前的事了。
有一次,领导带我去出席一个应酬。席间,领导说:兄弟,某总说今天过来。你问一下他的航班是多少,你去接他一下。稍后,我把他的手机号发给你。
我一听就有点蒙。某总,可是我领导的领导。我直接联系他,似乎不太妥。按照一般的情况,应该是领导和某总确认航班信息,然后讲明是由我去接机。这样就名正言顺多了。毕竟,级别的差距摆在哪里。
这些话,我当然是不敢当着领导的面说的,硬着头皮答应了。
拿到某总的手机号后,我开始犹豫:是发短信好呢?还是打电话好呢?——发短信,留有余地,万一领导没看到怎么办呢?打电话吧,会不会太唐突了呢?
该怎么办,我万分纠结。纠结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发现时间不多了,就直接拨了电话,在等待对方接听的过程中,内心十分忐忑。
电话响了六七声后,某总接了电话。我说明了打这个电话的意思,某总立即说谢谢你,我马上把航班信息发给你。
让我纠结了半天的问题,就这么简单解决了。
02
一个月后,我参加了一场培训。培训的名称和老师我都忘记了,只记得重点是讲沟通问题。
老师引出了一个概念叫:权利距离指数。老师怎么讲的,我忘记了。我再百度上找到的解释是这样的:
权力距离是用来表示人们对组织中权力分配不平等情况的接受程度,权力距离有大小之分,它的大小可以用指数PDI(power distance index )来表示。可以根据上级决策的方式(民主还是专制)、上下级发生冲突时下级的恐惧心理等因素来确定权力距离指数的概念。
这个解释中,我们注意到,所谓权力距离,与权力大小有关。是不是权力越大,权力距离指数越大呢?我认为是的。最明显的就是,一个集会,大人物到场的时候,在场的人会情不自禁地站起来。
03
有一个领导曾经现身说法,说:他和他的上级沟通已经可以很顺畅了,但如果要他和上级的上级直接沟通过,他还是会感到紧张。
这就是了。人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权力距离指数”放大,以至于产生了沟通隔阂或是沟通障碍。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你把编制好的方案交给领导审阅。领导迟迟没有回音,该怎么办?
是直接和领导交流一下方案内容,还是继续等待领导进一步指示。
很显然,是主动和领导沟通一下比较好。那么问题来了,你能否坦然走进领导办公室说:领导,上次我提交你的方案,还有什么需要完善的吗?
这一点,恐怕不是每个员工能够做到的。
04
要破解“权力距离”带来的困扰,最根本的方法是“对事不对人”。
“对事不对人”——把矛盾从“人”的层面转移到“事”的层面,无论如何,就要简单的多。这一点,罗振宇先生《成大事者不纠结》一书,讲的很透彻,有兴趣可以去读一下。
人事,人事,人和事真的能分开吗?
如果你非要这么问,那我只能说:江湖水深,大家一起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