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首歌“成都”,让成都享誉大江南北,没错,我就是来自成都的一只猴。
2年前,我在川师毕业了,由于研究生没考上(虽然意料之中),面临着找工作的问题,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要做什么,学的信息专业可我一窍不通啊,本来可以去做个数学老师(因为自己是数学院的),但是我想起来我毕业22,至少可以活到60岁吧,那么余生38年我都要做一份一尘不变的工作,这是我有点恐惧,恐怖自己根本坚持不下来,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年复一年的重复讲课工作、苦口婆心的对待每一位孩子与家长(十分崇敬教师行业,他们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深深藏着,你不去细想能体会到么)
于是我脱离爸妈给我规划的路线,在一大堆职业当中选择了我人生第一份职业“活动策划”,这份工作长达1年2个月,我从最初对设计、文字、排版兴趣浓厚,各种拼命学习充实到最后熟能生巧,每个方案都信手拈来(现在想起来,其实很多内容已成模版,我主要就在改改模版中的圈圈点点),这是我感觉平台已经对我限制,我无法从中获得乐趣,所以毅然放弃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有月薪5k+,每天轻松愉快还有小点心的工作,国庆后我离开了公司,当时无论上司还是同事都颇为吃惊。
不知道各位社会新人有没有一个认知,每当找工作时,你才会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工作,自己将来到底要走哪条路,变成哪种人?
这种思考一直困惑我,一个月的找工作我也变得焦虑着急,于是一份主动要面试的工作找到了我,我也欣然去面试,成功进入公司,但是,这一份工作却由于我的着急只坚持了3个月。
在找这份工作时,我曾和朋友交流过,可能会在成都在工作1年左右积累经验再去上海找工作(至于为什么选择地是上海,有一段故事,以后会说起),当时朋友的说法有“年龄不小啦,还去上海?”“早去早回,赶紧去看看世界”、“在上海工作不能积累人脉,你最后也会回成都,有什么用呢?”这些问题无一不让我惶恐,我怕他们说的成真,我怕我会因为去上海这个决定浪费更多的时间,之前看过的一句话“20-30岁,没有10年那么长”我一直记着,这时的我不禁想到女生再年龄方面始终是弱势。
幸运的,身边一个闺蜜,她和我面临同样问题,而他的情况比我更严峻,双方经常的分享与鼓励,使我大胆的选择了走出我们生活固定的模式圈子。于是年后我提出辞职,待公司找到替代的我的人我离开了,回到家各种聚会,与朋友告别,一周后我飞到上海。
刚到上海,对于从小到大只生活在一个城市,没离开父母超过15天的我来说一切都如此新鲜,我需要一个人住房,认识新的朋友,投简历找工作,然而我忽略了一个致命要素,就是等待,等待简历回应,等待面试,而我最讨厌的就是等。
在上海一个青年旅舍,和两个妹纸一起生活,我外向的性格瞬间与他们融洽,但一到工作日我必须一个人等待工作回应,等他们回来让我能得到短暂的充实。这也是我开始写文章,写游记的初衷,总的在没事做的时候找些什么事情来填满吧。
不管闺蜜还是室友,他们都说一定要找一份喜欢的工作,所以我也一次安慰自己,这次的工作是转行,本身就不容易,况且我给自己定的计划十一个月找到工作,这才13天,况且我带的钱足够我生活三个月,这样的来回说服自己于是我又能静下来等待机会,同时也不停提醒自己找回初衷。
我不愿意按部就班走大人规划的路,虽然这是他们碰过头后的经验,但是我没撞到南墙我不会感受这份痛,我不去实践我的想法我会在偶尔静坐着,听雨声是遗憾这些冒险的梦,我不会尝到失败之后有重振旗鼓的这份劲儿,我更不会遇到这些曲折道路上可爱的人,斑驳且有充满生意的景。
我今年24岁,我来上海,也许还会去更多地方, 这些都是我要我经历的,我得青春,我充满激情的时代不会一直等我,所以我要去选择,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我要去真真的生活一次。
谁的青春不迷茫,虽然没看过这本书,但书名就让我深思。我没办法做到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与成熟,像他们一样规划自己3年、5年的人生道路,在人生初期就逐步为成功铺路,我只能凭借一股勇敢与乐观,在我想到该做什么的时候去实施我的计划,在遇到阻挠时继续往墙上撞,曾看过一句话“哀莫大于心不死”,是么,可是我却觉得这种心不死让我更懂得珍惜,更清楚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
我只是记录自己这些天,这几个月一些心路与成长,只是用一些文字表达我的倔强,同时也用这些文字来自我鼓励吧。
最后想套用高晓松老师的一句话“生活不止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就像他在奇葩大会中说的,现在使劲踹生活一脚,反正最后都会被生活狠狠的踹一脚。
每一段人生都有一段记载,我的记载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