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滩心愿踏出第一步

昨日,终于和好友出行,踏上了净滩之旅。

缘起是半月以前,刷到了多个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缠绕很痛苦的视频,深感难受,心生“去海边捡垃圾”之愿。几经搜索,找不到这时期有户外组织净滩活动的团体,心知已经错过了去了解体验的机会。

这念想在心里发酵了几天,感觉也不是很难实施,装备买好,出发去海边即可。便群发消息给几位好友询问兴趣。

其实我也做好了万一无人同往,便独自前行的准备。最后闺蜜一口答应,方有了昨日之旅。

昨天去的是黑沙湾,午饭后抵达。

初入海湾,游客不多,海湾也不大,一眼望去不见什么垃圾。而中午的海风温柔,轻润凉意,欢喜得我脱下鞋袜,奔去踏浪。惊叹着浪退回海中时黑黑的细滩会流出金色的沙子。

和好友在浅滩上漫步两转,忽见刚涌来又正退去的浅浪带来了一片不规则的红色塑料硬块,半巴掌大小。我随手捡起来,继续踩着细软舒服的湿沙漫步。

没有多远,见两步之遥处一个红色的塑料袋,应是没多久前搁浅到稍高的滩上,下一个浪还没来得及邀它再度漂浮。

我抓紧把它提了起来,将塑料块放入,带到海水里涮了涮。不洗的话,黑沙湾着沙子,实在像是黑色泥巴,有碍雅观。

这一趟,我们陆续发现不少垃圾,有断的软网,有绿色的网格状硬片,有食物包装袋,塑料瓶子等等。说实话,有些开心,否则不免有些白进来一趟的感觉。于是我们回到沙滩椅上,拿我们的工具装备。

也许是眼睛终于习惯了从枯燥城市到美丽海景的转换,再一趟,我们能够发现更多垃圾了。但总归来说,景区小,游客少,垃圾确实不多。

正当我夹起一个透明塑料碗装入垃圾袋往回走时,一股粗野的海风骤然吹来,很不礼貌。把我帽子也掀翻了,帽绳无力勒在我脖子上。我把帽子顶回脑袋上,这股风又乘机将这塑料碗从垃圾袋里掏了出来“放生”。只见它圆边触地,如一个脱离车身的轮胎冒失地前冲。纵使滑稽,又不得不说它本事。途中我一再盼它躺平别再滚远,它竟平衡那么好,一直滚到远海的滩上那乱石堆里。

我哭笑不得,一时间不知该怪这粗莽没规矩的野风还是笑那滑稽却能耐的胶碗。只能去追,省得它下一秒又制造出新的去向。

追至石堆前,还未找到它藏身何处,就被这“天堂”惊住。这是垃圾的“天堂”。大大小小凹凹凸凸的乱石中,竟藏住了那么多的垃圾!即便你视力不好,也能察觉,满眼都是一次性的垃圾。

“原来是它想我带到这里啊”,我朝身后的闺蜜说道。

我们踩着石头往上走,夹子在石头边上、缝上摸索着垃圾。

初时,我们边夹边聊,看见什么都是“大发现”,忍不住与对方分享。

“看,这竟然有只酒店的拖鞋!”

“哇,这儿竟然有个打火机!”

“这些小塑料块到底是什么东西?”

“哎呀,天阴了,真舒服~”

“这风怎么好像猛了这么多?”

“又开始晒啦,袖子快放下来,要晒黑了…”

……

到后来,不知过了多少个小时,不知经过了几次天阴,几次太阳重新猛烈。不知何时,我们默契地分头行动,默契地互不做声,只埋头一个劲地夹起、放入袋子。夹不起的,藏得深的,弯着身用手去抽,或拔。

彼此都有些疲惫了,只希望加快速度,减少消耗。

我们猜想,涨潮时海浪把垃圾冲到这边上,退潮时,这不平整的石头堆便把垃圾留了下来,成了一个积藏地。

离开时,看着满满的两大袋垃圾。我知道这绵薄之力对于偌大的地球,都不能称之为“力”。我们一个人、两个人改变不了生态环境,这只是尽己所能,此时我能够去做的事情。也许未来有一天,这会成为我和我身边一些人的活动,也许会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或者更多的人通过其他切实的行动去保护自然,去保护本与我们平等的其他生命,去改善被人类污染的环境。


其实这件事更大的意义是对于我自己的。

我内心有了一个愿望,用我的方式付诸行动,而不只是念想。善念很重要,善行很关键。善念影响了行动,善行才有机会影响他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