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教办组织了语文课堂研讨活动,听评课的过程中,使我又不由得想起了陈桂珍老师—一位我一直在感激着的教研员。
那时我刚刚上班,对工作满腔热情,备课“花招奇出”倒也是精心设计,课堂上更是激情饱满“妙语连珠”,自以为我的课堂教学相当精彩,至少会得好评—当时陈桂珍老师是我们的语文教研员,经常耳闻她的业务能力强,指导水平高......
那是一次县优质课推荐前的筛选,陈桂珍老师第一次听我的课,我选了一节很好的课《丰碑》(所谓很好,是因为我觉得本课有思想高度,有感情基调,便于我发挥),有位老教师热心地告诉我,得拿上东西到陈老师家去趟,要不然就忒不懂事了,虽然我不想不懂事,但我也更不想去,我不认为不去就是不懂事,那样成什么了?我宁愿不讲课,可是又碍于老教师的一片好心,不好说出心里的话,老教师把陈老师的电话号码都扒拉出来了,甚至都帮我播好号了,我硬着头皮按照老教师的教导违心地给陈老师打了电话:“陈老师,我...我晚上去...去你家一趟,你给我指导指导课,”突然间,我脑子灵光一闪,来了一句“对了,陈老师,你家住哪啊?”电话那头传来了陈老师爽朗的笑声,“不用我指导,你让你们学校老教师帮着看看,该咋讲咋讲”那么坦率,那么干脆,一下子平复了我的心情,让我为刚才的小聪明有了小小的内疚。也无暇顾及老教师絮絮叨叨的埋怨了。我并没进行试讲让老教师指导,那时年轻的我除了过于自信外还有一个特点:讨厌机械地重复,如果一堂课让我讲两遍,第二遍只是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做修改,我会觉得很没劲,要讲两遍的话我得琢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才行.......所以我就按照我的设计信心十足地讲课了。真的倒没指望会在好几个优秀教师中脱颖而出,获得片区唯一的指标(听老教师说,参与讲课的都是些很优秀的老师,后来我也的确见识到他们的优秀,尤其是高爱春老师,德才兼备,是我一直在学习的榜样)只是那时工作方面有什么活动我都会积极参加,这是一种历练,不计较结果或荣誉,但我认为至少我的课堂应该得到肯定,得到褒奖。没想到的是当我为课堂画上圆满的句号后,听到的评价只有一句“你的课堂完全不入流,路子一点也不对。”陈老师态度和蔼,言辞激烈。
尽管我没想着要成为片区的唯一被荐人,但也没想到会得到这样的评价,陈老师的话可是“权威”,让我一下子有种跌入谷底的感觉,这时,那位老教师的埋怨在我脑子里一闪,我的心情沉重极了。然而当所有人的结果出来,我却被告知入选了!!这次的意外不亚于上一次。我没有让她“指导”,而且讲的又不好,为什么会是我?正当我一头雾水时,陈老师过来告诉我“这节课某两个老师都讲过,你去借她们的教案看看吧,熟悉一下路子,好好准备”然后又很细致地给我讲了一下教学思路......
再后来,陈老师又听过我的几节课,每次都是态度和蔼但批评尖锐,让我一次次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次比一次心悦诚服地接受。
再再后来,我从不止一个人那里听到“陈桂珍老师说你课讲得很好.....”是吗?可是,我怎么从来没听她这样对我说过呢?其实,反观自己当时的课,真的一点都不好。如果那时陈老师把我当面肯定的话,我不敢想像自己将会“成长”为什么样子—但是我想如果我能跟着陈老师多干些年的话,我也许能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