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外加一点小思考~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作为城市规划具有奠定作用的一本书,当然也是必读书目。简·雅各布斯作为一名记者对城市的见解与认识,在这本书中充分体现出来。这本书是对城市规划重要理论的抨击,正如她书中提到的,这是对统治现代城市规划和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原则与目的。
1.城市的衰落、街区活力的丧失,老城区高密度下的公园用地缩减等,这些话题是简(简·雅各布斯,以下简称简)主要关注的话题。简作为一个女性记者与规划师,明显可以感觉到其对城市生活化的关注,就其所言对现代城市规划重建改造正统理论的一种抨击,个人觉得她更像一种补充,是城市理性运作之外的一种情感化补充。
2.在当今时代,他们只是被启蒙,从上一代的理想主义者那里吸取思想。因为城市规划理论在一代多的时间里并没有采纳什么重要的新思想,所以规划理论家、金融家和那些官僚们都处在同一个水平上。直言不讳地说,他们都处在一种貌似学问的迷信这样一个阶段上,就像上个世纪早期医学面对的情况一样;那时,内科医生深信放血疗法,即把认为是造成疾病的带着邪气的血液抽出来。为了这种放血疗法,人们通过多年研习来确切地知道应该切开哪根静脉,通过哪种程序,治疗哪种疾病。通过这一段描写,简犀利地指出城市改造与规划中的伪科学和“放血疗法”的相似之处,但细想这样的“放血疗法”实则是一种缺乏理性与常识的认知,虽然奥斯曼的巴黎改造的“一刀切”式的规划改造为人们所诟病,但仍不可否认奥斯曼对巴黎城市的贡献,否则也造就巴黎以香舍尔大街文明的世界级景观。所以个人看来,这种“放血疗法”的类比,其实有些言过其实。
2.简批判了霍华德的花园城市,认为其是分离派,只关系到了健康住宅,把规划视为家长式的行为,没有考虑复杂性、相关性的文化生活。其中也暗指在20世纪20年代霍华德与盖迪斯规划思潮影响下的路易斯·芒福德、克莱伦斯·斯坦恩、己过世的赖特和凯瑟琳·鲍厄等学者——简在书中统一归为非中心主义者。他们在大城市之外创造自给自足的城市。同时简也犀利地指出勒柯布西耶高密度垂直城市的危险性。简在文中指出了核心的一点,城市规划下的城市的运作,这也是规划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重要交锋点。
3.简也批判了芝加哥城市规划展览会背后的城市美化运动,称其是加了几个建设性的城市标志物,以此制造城市中心或文化中心。
4.简在第一部分城市的特性中指出街道除了承载交通,也有着其他用途。其中谈到重视人行道与街道的安宁,指出公共区域安宁不能全依靠警察,而是通过一种非正式联系的网络相互关联,由人们自行产生,同时包括强制执行。其中简以洛杉矶的犯罪率高为例,指出人口稠密度降低并不能保证城市的安全性。
5.简指出了一个城市街区的安全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界限分明;街道上永远有一双眼睛,即街道边的住宅要面向街道,通过陌生人的眼睛相互监督人们的行为;人行道上有更多的行人,这样也就拥有了更多的“眼睛”。达到监视的条件就是在街道的周边布置三三两两的商业点和其他公共场所。不同类型的小企业和小商业让人们有理由横穿一些小道。街道上的热闹也正是城市活力的表现。而简在文中所指的“眼睛”也是一种有意识的眼睛,不仅仅是街道的照明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