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上,有知识学问的人多了去了,想要混到上层社会,就必须拥有较高情商。智商不匮乏的年代里,情商却成为了知识分子的短肋。
情商相对应的是我们的智商。智商大多是大脑的观察、储存、想象、分析、创造、应变的能力。而我们的情商则是对自我的认知、自律、激励、情绪处理,以及对他人情绪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前者受先天影响较多,后者受后天成长培养更多。
把自己理解的情商拿出来,整理一下后,想必对情商的理解有个系统的认知。一直以为,好好干自己的事情,要什么情商,情商都是没什么硬货的二流子需求,只要拥有足够的硬货不就好了。可是工作后,自己在那些根本用不上和被瞧不起,所以只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工作的时候谁愿意与你谈论历史和小说,喝酒吃饭扯什么哲学,散步讲什么书法。有一天我在公司岗位,总监和销售经理来到前台和收银台,我抬了下头,又低下继续干自己的活,经理突然发问:“茂茂你有才是挺有才的,可什么时候才能像宋总一样,处事灵活圆通些。“
一旁的宋总微笑看着我,我看着经理,等她下面的话。宋总却接着说:“茂是什么方面的书都看,东南西北的学,唯独不中通。“经理听地抿着嘴笑,嘻嘻的笑声让我不禁惭愧。我转头看向总监,沉默不语,等候赐教。
“学东西是没什么错,可要是只学,而不去用,那就是白学。你得中通,把东南西北各各相连,运用到生活中,阅读也应该看些接近群众的作品,段子和影视也应该看看。“我看着总监绘声绘色讲着,听的我点点头,心里想这”东南西北的学,唯独不中通“这句还真不错,可他后面的那番话,我只总结得出与邓爷爷的那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很相似,忘记了她给我推荐的书和电视,还叫我学里头谁谁谁的。
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刚出校园的我,在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情世故上,不能与之任何的同事相比,而就是这样的我,在听后总监的的话,我仍坚持我前面所说的,继续捞更多的硬货。因为我不想在年轻的时候多去为别人而活,自由自在的生活,带着身上的棱角与世俗磕碰,让那些疼苦留在岁月里吧!
宋总讲的虽在理,可对于他有时就无病呻吟的样子,让我感到在社交里游刃有余,可生活里自己却了无生趣的。宋总生活无忧,却时常对着玩“王者耀荣”同事说,还有心思玩一门游戏真是个好事啊!他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天天聚在餐桌上侃侃而谈,人走甁空后,落寞的身影像个暮年的老者。
他有时还对我说,羡慕我能安静地看书、练书法,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活跃,挺好的。每次听他这么说,我都在为自己庆幸。有一次我对他说,选个以前的爱好,趁现在仍有想法,用自己所剩的余力去学习,去坚持,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自己。我也是年少不更事,后来的他仍被酒灌着肠子,迷醉于充实而欲吐的肚皮,酒精穿肠过,寂寥心中存。
《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第9天
简宝玉分享会30日更写作打卡 第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