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80后90后的划分一向遭到部分人的诟病,有一种观点是人为的划分几零后这种事情,只有我们中国才有。不得不说,我是认同这种年龄划分的,美国不是也有越战后的一代,婴儿潮的一代吗?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自会打上时代背景的烙印。中国从78年开始改革开放,经济的两位数增长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所以80后和90后,还真是在不同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私心觉得,这么划分,并无什么不妥。
所以问题就来了,当我这个80后还在使劲地吃的时候,90后已经开始保温杯加枸杞了;当我这个80后还在用力地去爱的时候,90后已经开始黄昏恋了。小鹿乱撞这个词,也被篡改为老鹿蹒跚了(哭晕脸)。坦白讲,我刚刚习惯那些90后少女们,明明满脸的胶原蛋白,却要自称是老阿姨。今天,当我看到一篇文章称,90后都开始黄昏恋的时候,这次是真不习惯了。
当然,这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不以我的习惯与否为转移,就像夏天不会因为我不习惯它的炎热就变得凉爽,冬天也不会因为我不习惯它的寒冷就变得温暖一样。
只是,我仍然忍不住好奇,一群本该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如果说各个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那确实不现实,可为何如此佛系?为何一副不管晴天与否,我都安好的模样呢?这究竟是年轻人真实的写照还是被媒体这面哈哈镜扭曲的镜像?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这是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发出的感叹。没错,生活确实会锤炼每一个人,可是当我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就是不相信这些啊!90后尾巴的人,刚刚是这个年纪啊,不正是应该想要爱想要吃吗?为何要如此消极,为何连恋爱都变得佛系呢?
有时候,我甚至搞不懂年轻人的佛系。工作也好,爱情也罢,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不悲不喜。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倒是被现在的90后很好的传承了。这份超越年龄的老成与超然,我不知该为他们喝彩还是该为他们悲哀。
这个时代,如果连年轻人都不去追求美好的爱情,我们难道要指望中年人或者是耄耋老人去争取?如果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老气横秋、饱经沧桑,那么这个时代会是朝气蓬勃的吗?还是某位刚刚过世的文人说得好,苟能使整个国家年轻活泼,到处是朝气,其中一些青年发几句狂言,道几句壮语,做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傻事,这又算的了什么?
少年气,最可贵。那句流传很广的“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想强调的,也是这份少年气吧。有了这少年气,我们才得以在千年之后阅读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的开阔大气:有了这少年气,我们才得以在千年后目睹到18岁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蓬勃生机。不知道千年以后,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留给后人的又是什么呢?
作家阿城主张,青春是嚣张的,更接近于生理本能的。甚有同感。热情、虚妄、生硬,这些不该是年轻人的代名词吗?如果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楚,没有梦里偷笑的甜蜜,没有冰冷的啤酒和温暖的手套,生命这河流岂不是太过静悄悄?当满头银发、手拄拐杖之时,回忆起年少,却没有轻狂,没有热烈的吻,没有醉过的酒,没有深夜的痛哭流涕,这样苍白的回忆是那时的你渴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