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姨的离世 ,我想的最多的是悲悯。一个生命能隐忍多少辛劳和疼痛。十几年间她用精神强抑着身体的疼痛,在如今看来虽多了农村人不懂爱惜身体的迂腐,却又是牺牲自我,不劳累他人的最清高的典范。听大姨、妈妈说小时候对于饥饿的忍耐,二姨是已经到了极限的。她不哭也不闹,心里明白家里穷,不愿给外婆添麻烦,自己一个人忍耐着饥饿,到了几乎昏迷的程度。后来她为了多挣工分,一个人一晌割上百斤猪草,还在弟弟妹妹帮不上忙的情况下,一个人将猪草背回家。一个女孩子若不是异常聪慧,异常明白生活艰难,异常善良,或许不会做出那些事。
作为农村家庭里的二姑娘,虽然时代不同,或许多少有相似的遭遇。嫌弃自己不生为男子,便从小就决定自己要比男子更出色,更能承担生活的重担。这些是我在以后的岁月里慢慢体会到的。在贫穷和饥饿中抗争过的生命,多了逆来顺受的顺从,多了懂的现实残忍的通透。她不像母亲,对生活还抱有美好的幻想。因为在她的年纪和岁月里,她经历的是最无情的、赤裸裸的摧残。
或许她看到了我,知道我们之间有些许的相似,我们都是不愿也不会劳累他人的要强的人。我们愿意自己承担命运安排的所有罪过、折磨。我们看透了一生不过如此匆忙一场,我们也懂得吃苦享乐的结果都免不了最终的死亡。我相信弥留之际她并不惧怕,只是悲叹我们来这一遭却牵扯了人间的不舍和亲情。尤其是她尚有老母在堂,更让人唏嘘心痛。她惦记着母亲,也深知母女深情定牵扯了母亲,让母亲悲伤。死者已已,生者长悲。最不愿为母亲添麻烦的女儿,却成了母亲老来心头的疼痛。温顺的孝行和决定享福的乐观想法或许让她忽视了潜在的死亡,她曾经看得通透的谨慎却在日行渐好的生活里松懈了,制造了无法挽救的悲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