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理不在声高!”著名文化学者梁实秋也说过,一个人大声说话,是本能;小声说话,是文明。控制自己的音量,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个人的自我修行。
只是,处于人生修行路上的我们,很多时候,都忍不住将音量“提高八度”,甚至,与人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事情过后,又发觉,真的好没面子。
疾言厉语,是缺乏底气的表现!
网上说:“人类一切愤怒,本质上都源于自己的无能!”而那些缺乏底气的人,需要靠着”装腔作势“,才能看起来不那么弱小。
走到哪里,都像一个”高音喇叭“的人,或许,生来就性格开朗,大大咧咧,但骨子里却是希望得到众人的关注。只是,他的实际才干,是否有如他的”声音“那样高,往往就不好说了。
而那些板起脸来,表情十分严肃,语气十分冷峻的人,看上去像一只所向披靡的”老虎“,可以傲视群雄,但实际上”外强中干“,只是善于制造紧张和不安的情绪,而把要做的实实在在的事情推给别人罢了。
这是他们赖以谋生的一个惯用伎俩,以为自己可以”拿言语当利剑”,譬如上级训斥一个有能力的下属,譬如家长冲着孩子大吼大叫;实际上,他们越是自我陶醉,越是距离想要达到的目标越来越远。
就像老话说的“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你有实力去影响一个人,去征服一个人,更多时候,是“无声胜有声。“
柔声细语,是历经苦难后的淡然!
有话慢慢说,对于一个疲于奔命的人来说,真的是一种奢侈。在生活的重压下,有的人,简直失去了倾诉的欲望,除了简单的日常交流,任何表达自身情感的话语,不说则已,一说,就难免声泪俱下,情绪崩溃。
人在最艰难的时候,更加明白,言语有着巨大的力量;一句鼓励的话语能够让人振奋精神,一句消极的话甚至能够断送仅存的一线希望。所以,越是艰难的时候,越是沉默寡言。
心中有个目标,那就去做吧!每一天,同样还是二十四小时,却是度日如年。譬如,当得知最亲近的人罹患绝症,还能说什么呢?说些安慰的话、鼓励的话吧,也许自己都会边说边哭;说些关于病情的话,只会加重所有人的负担;对于糟糕的后果,每个人的心中都犹如压着一块巨石。此时,反而,就是简简单单的问候和交流,反而显得云淡风轻。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那些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人,比平常人看到了更多人性的弱点,看到更多人情的冷淡,看到了更多世道的艰辛,也更能体会到,世事无常。
还有什么比活着更幸福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