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我心》作者娜塔莉曾说,在写作这件事上,众生平等,无论你身在何处,来自何等社会阶层,都可以用笔表达自己。当你用笔和自己的心触碰,你会发现一个大写的自己,一种真正的自由。
不错,任何人都可以来写作,都可以在写作的浩瀚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里没有排斥,只有接纳。
学习写作之前,我一直有用笔记录生活的习惯,那时候,写作于我而言,是种抒发,是种享受,是种心灵疗愈。自从正式学习写作,我才发现,写作还是种磨练,是种生命修行。
1,写作给予我陪伴
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言谈的人,甚至不喜欢热闹,一本书就能让我打发大半天的时光。
人都有情绪,有心事,有喜怒哀乐,不过,并不是所有情绪和心事都适合找人诉说,不愿意说的时候,我就用笔写下来,慢慢的我喜欢上了写日记。
写日记的习惯,让生活中性格内向的我仿佛有了陪伴,后来有了家庭,断断续续,不再坚持,但是一直喜欢用文字的形式去抒发自己的情绪。
每当心事顺着笔尖真实的呈现在纸上,写作,就是我最好的陪伴。在这种陪伴中,聆听文字与自己的对话,享受那份真实倾诉带来的畅意,同时,也感受到书写对情绪梳理过程带来的心灵疗愈。
至今我仍然保存有中学阶段的日记,每每翻阅,也总会感叹青春时光的单纯,感慨岁月流逝带来的改变。同时,感谢写作予以我的陪伴。
2,写作让我得以成长
自从正式学习写作我才明白,之前的日记写作那叫自嗨式写作,而真正的写作是公开写,是把自己的思想融入文字中,呈现在大众面前。
想写出优质文章,有能量的作品,这就需要我们的思想有深度,知识面有广度。
所谓“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公开写作,需要有责任和使命,我们的文字是在传递一种思想和价值观念。
为了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这就需要倒逼自己强化输入,多读书,多思考。于是,我参加了写作三六五平台的每一次学习机会,每月共读复盘两本书,这种紧张的节奏也在裹挟着自己前行。
无形当中,这种节奏逼出了自己的成长,无论是见识还是格局,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我想,这种成长归根结底还是写作带来的连锁反应。
3,写作带我走进生命修行
我们都知道写作的三要素,输入、思考和输出,三样缺一不可,这里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思考。一个写作者不会思考,看问题就没有深度,看不到事物的本质,那么呈现出来的文字也不会有思想性。
我曾经就是这样,之前自己读书偏文学,偏小说,读完很少去思考作者的意图,以及书中的核心观点,也不去思考作品对自己的启发。
自从开始学习写作,我努力让自己养成思考的习惯,无论是阅读还是生活点滴,都试着多思考,用心感悟其中的人生意义,感受生命的真谛,
写作的过程就是磨练心性的过程,越是写不出,写不好的时候就越是成长的时候。因为,这时候一定是底层逻辑出现紊乱,一定是思维方式有了偏差,也一定是自己未知的那部分思想阻碍了自己的思考。
于是,我思考出路,思考问题所在。当这一切都打通了,顺畅了,不也正是自己打破思想瓶颈,突破成长的时候吗?写作其实就是一场生命修行
写在最后
写作365平台创始人皮特老师说,写作应树立长期主义。而老师的座右铭就体现了这一点:最伟大的成就来自于最长的时间和最大的耐心。
一个真正的写作爱好者,就应该秉持长期主义信念,有长期主义才会不断的精进自己,制定目标,刻意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与自己在生命的高处相逢。
终身写作,终身修行,我愿在这一场修行中与时间做朋友,让写作在坚持与精进中,次第花开,绽放生命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