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读了七年法律的应届毕业生求职历程的展示,同时也是法律梦想的宣誓。
读了四年法学本科,虽然是二本院校,却也是正儿八经地学习了14门核心课程。说来惭愧,四年来除了红皮书,没读过正经的法学著作,更别说著名学者或者法律圈的人事。倒是谈了不那么正经的恋爱,连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也是等到毕业以后那个九月才通过的。那一年的水深火热,至今仍记忆犹新。
九月份考完司考后,结果未出,由于一些现实原因,我选择了考研。复习过程很煎熬,我就像一个从没学习过法律的门外汉,即使在司考复习过程中因能背知识点能记法条从而产生一种老子是法律精英的幻觉,我仍然不能在答论述题的时候倚马万言,也不能在答简答题或者名词解释时深入浅出。但得益于我的考试技能,最后以专业最后一名的成绩被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类录取。
转眼6月底就又要毕业,研究生三年又即将结束。我却比本科毕业时更加心虚,这种心虚同时也体现在我的求职过程中。在应聘企业法务的时候,因不是经济法、民商法专业方向而被质疑,即使信誓旦旦说合同法、劳动法、经济法等都精通的,可是最后都等不来一个叫我入职的电话。
印象最深的是我第一次应聘的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信息里要求性别为男,我还是厚脸皮投了简历,明明隔着屏幕,我还是老脸一红,并且美化和杜撰了我的实践经历。在等待通知的日子里,我了解了水安的背景和实力,看了法务指南方面的书,如《法律顾问实务指引》,模糊了解了法务在公司企业里的地位和工作内容、与律师的区别等,还没来得及看建筑工程案例书,我就被通知面试。去了一看,男男女女大概一共20来人,目测有应届生也有社会人士。当场HR给我们发了试卷,三道案例分析题,涉及建设工程承包、发包、招投标、借款类民事诉讼等。说实话,脑中的知识点用起来有点懵,太散太偏,平时没专门关注过,答起来底气泄露。紧接着就是三对一面试,问我一些比较平常的问题,尤其针对我的实践经历。我快被问到词穷。回去之后我竟然自我感觉还不错,专门上网查建设工程相关的知识,还在某宝上买了二建法规的视频课程,打算考个二建!最后等了大概一周我主动打电话过去,被确定为不合适。
之后陆陆续续地我应聘(指接受面试机会的)了中环投资集团、供水集团、威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平安普惠金融、叉车集团、技术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融创等,无一例外地被拒,都在清晰地提醒我,我不具备用法律来养活自己的能力,企业也看不到我作为法务存在的价值。是的,我开始怀疑自己,顺便怀疑法律。
他们(主要是外行)都说学法律的都去了公检法,而迫于行测申论的水平和素养、竞争的激烈,国考我选报了地方证监局,进面,再被刷。省考我报了人少、限制条件多的省直机关,更惨,没进面,成绩中等。除此之外就2017年目前为止,我报考了5个事业单位的岗位。我的室友见证了我一直在考试、备考、应聘…2016年下半年,是银行校招的高峰期,我几乎逢岗必投,笔试机考、面试无数。
在这个找工作的过程中,法律给过我机会,也曾是我的阻碍。我爱它,却也恨它,矛盾得很。现在我已经被农行录取,我家人说第一份工作,起点不算低。的确,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基础上,我才有资格谈梦想。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检察官,以人民的名义除暴安良。所以,虽然暂时远离法律圈,我还是会继续关注、追逐,在与法律无甚关联的工作岗位张扬法律人的理性和精气神,而且最后一定会通过公考,重回法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