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
星期六~天气:多云
亲子日记~368
今天与一家长聊天,说着说着她竞然哭了,问其原因是被儿子气的。我开玩笑地问她:“自己亲生的,亲还亲不够呢,怎么能被儿子气哭了呢!什么原因啊,生这么大的气”?交流中得知,她认为儿子因暑假不太自律,学习不积极、作息时间不规律等等原因,多次唠叨儿子,因情绪问题,并说了很多过激们话,刺激了儿子的自尊,娘俩有点“杠”上了,引发了娘俩之间的“战争”。我当面给这位家长指出了她的问题:一是情绪控制不好;二是与孩习缺少必要的沟通,重要的是没有发现孩子这些所谓“缺点”的根源,一味的训斥孩子,导致了“判逆期”孩子的低触。
孩子到了青春期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容易有激动的情绪和冲动的行为。家长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选择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一些想法强制性的灌输给孩子,或者进行言语上的辱骂,甚至动手,这样就更容易激起孩子对家长的不满。
孩子放假在家,父母工作不能全天候陪伴,或多或少地会犯错,我们不要想着刺激他们一下或者殴打几下,就能让孩子老老实实、规规矩矩。遇到孩子让自己生气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冷静,再进行教育,这样才会更加客观,不会把教育当做一种坏情绪的发泄。此时,要学会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青春期,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可能会有阻碍,孩子容易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家人发脾气。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出现问题,往往是家长对孩子观察不够,孩子的一些需求,家长没能及时满足。家长如果在一些细节上对孩子造成了伤害,会导致孩子内心对家庭的不接纳。有的家长觉得青春期叛逆是必然的,实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时候是家长在孩子很小时就不注意沟通方式,问题慢慢积累后爆发。家长不能因为忙碌,而忽略孩子内心的想法。其次是要无条件地关爱孩子,比如不能因为孩子成绩不好,犯了错,就一味地责备孩子。双方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孩子犯了错,或达不到你的“期望值”时,不要打击孩子。要让孩子意识到父母是真的理解他、帮助他、爱他。做父母难,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更难。当家长发现孩子出现问题时,不是急于给他贴上一个问题孩子的标签,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同时,家长不要被问题吓到,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智慧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模式下头也不回的错下去。
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翟婧婷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