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是什么?
在新华字典中,迷茫的定义是:1.模糊不清,2神情恍惚。分开解释,迷:分辨不清,失去辨别和判断的能力;茫:对事理全无所知。
但是在生活中,迷茫是什么呢?
“我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但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
“我目标很明确,但是现实太残忍。”
“我性格不好,还不会说话,能怎么办呢?”
“我什么都不会,怎么完成梦想啊。”
其实,迷茫就是我们问了自己为什么,自己却没有办法回答。
对于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
上大学以前,老师就灌输给我们,大学轻松多了,于是我高考结束以后,就开始憧憬自己的大学生活了,我还就天真的以为大学真的轻松多了。每天喝喝茶,看看报,啃啃鸭脖睡睡觉,然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出去玩,学点自己爱好的东西。但是,当我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我发现,这简直就是我憧憬的反面教材嘛。课业一点也不轻松,刚上大学还特不懂事报了一堆感兴趣的社团,结果就是,学习没好好学,课外也一塌糊涂,关键是自己还忙的够呛,感觉比读高三还累。于是,一整年,“我不喜欢这种生活,算了,不干了”这种想法一直在我脑袋里回响,几乎每天都响。
要逃跑?不妨想想办法。
想要逃跑,也许是因为没有“办法”
那段时间,迷茫,想逃避,但是我又忍住了。
大一春季的时候,读了一本书,里面有一段关于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管理要义的简要理解。“一个人的人生,跟一个企业一样,也需要管理,怎么做呢?界定好自己的使命,然后激励和组织自己和身边的资源去实现它。一个人就是一个企业,做自己人生的CFO,这才是最值得的投资。”
后来,我一直记得这段话,也下意识的注意身边把自己生活处理的井井有条的人,我渐渐发现,真正活得精致又成功的人,他们都很会分配自己的精力,而且对于一些和自己无关的负面情绪有自动的屏蔽系统,而且他们不都是大嗓门,霸气侧漏型的,但是都能做到令行禁止,说一不二。他们也善于观察,进行各方协调,整合资源,直击核心。后来时间久了,我发现这种魅力特别吸引我,我想成为那样的人,所以我也一点点改变思路,学习这种特质,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不再对生活抱怨,也开始管理自己,做好计划,界定好学习和工作,就像崔琰说的那句话,精力,时间,目标,情绪。。。。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努力提升自己内在的确定性,在失控中自控。
于是,生活开始出现一些变化,我能很好的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知识,在社团活动中,也能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和想法,两者不再冲突,反而都越来越好,也有一些空闲的时间去看书看电影和朋友轰趴。
自我管理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让我知道,在看上去好像毫无办法的时候,我还有办法。
大二的时候,虽然还是忙碌,课业也更重,但是我还是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身边有人,就要管理!
对于生活和工作,不光要管理自己,也要管理周围的人。
管理上司,柔性政策,让他们给予更多的支持。
管理家人,让家人都支持你,守护你,其乐融融。
管理对手,巧妙化解冲突与争吵,远离负能量。
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管理自己。把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人生不是巧合,生命固然有不美好的一面,但是毕竟只有一次,如此珍贵,我们怎舍得让他毫无头绪,被动无助。
人生是一次次管理的集合,你想去哪里,那就去靠近他,毕竟,这一生,最好的艳遇,应该就是遇见另外一个自己。
而解决迷茫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给自己的疑问句,变成一个设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