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教你做一道菜:红烧肉。主讲人一边讲一边操作,讲的很棒,你觉得自己完全看明白了,也用笔记下来了,现在电视节目播完了,你开始着手做红烧肉。由于有步骤和配料表在手,最开始你还比较从容,但是很快会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说油温80度,到底啥样是80度?比如糖色要熬红,多红算正好啊?这时候你再想看电视,遗憾的是已经播完了。如果幸运,你做出了一锅好吃的红烧肉;如果不幸运,你可能做一锅糖炒五花肉。
问题出在哪里呢?出在你在向电视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机会马上练习,所以也没有机会遇到实操中遇到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培训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学员感觉听懂了、听会了,但是回去一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等到再想问老师的时候,发现老师已经走了。
那怎么办?怎么能在成人培训中通过适当的练习帮助学员掌握技能呢?
现在我以写作类课程给大家做个讲解。
写作类课程通常讲起来有点枯燥,加上写作类课程的知识点不是特别直观,所以知识的迁移也比较困难。
我在设计写作类课程的练习时候,会特别注重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老师手把手到学员自己动手的这个过程。
通常写作类课程的练习我会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初级练习。也可以称为是复习环节。可以是填空、可以是连线、可以是判断对错、可以是组内分享等等。如果希望学员身心合力,还可以加入拉伸,动作模仿,庆祝等环节。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这些复习的难度等级是不同的,通常应该把难度等级低的放在前面,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比如连线比判断对错简单,判断对错比填空简单。
第二部分:中级练习。中级练习是让学员再次回顾知识并简单使用知识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会安排文章分析和错文评析环节。文章分析是给出一篇比较典型的文章,让学员用学会的知识进行分析。错文评析是让学员运用知识给文章挑毛病,做修改。这个环节任务难度不大,学员通常参与度也比较高,也适合开展竞赛类的小组活动。
第三部分:高级训练。高级练习才开始正式进入学员独立操作环节。通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会给学员提供素材,让他们独立写作;第二部分互相修改;第三部分老师点评、修改。经过前两轮反复的知识刺激,知识点已经变成了学员自己的知识,所以应用起来也比较顺手,在学员看来练习的难度也没有那么高了。
学员如果始终在舒适区,学不到东西,会溜号;始终在恐慌区,会感到压力,同样会溜号。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始终让他们愉快的呆在学习区,让学习轻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