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之二

熟悉我的人,知道我不是一个对吃食特别讲究的人。不过,有好多味道一直在我的记忆中。

二、炒拉条

(炒拉条是一道经典的北方小吃。拉条主要成分是面粉,在调粉时放些盐或碱水,把面粉团拌来揉去,直到软硬适中,弹性很大,可塑性极强时,然后手轻力匀,反复拉扯四五次,不断一根,而成为宽细、圆扁不同的匀称面条。圆柱形的叫“鸡肠子”,扁状的称“韭菜叶”,入口柔软光滑,韧而不断。一般家常吃时,调以炸酱或梢子卤汤佐料,并拌调油泼辣椒、肉丝、木耳等,吃起来非常可口。)

我对炒拉条的记忆主要来自宁陵东街大棚中段路东的杨家炒拉条。

大概是96年或97年吧,具体时间记不得了。当时我在第一实验小学教书,杨家有两个孩子正上小学,成绩不太理想,通过熟人找到我,让我去给这两个孩子补习功课。报酬约在100-200元吧,当时工资低,每月才300多块钱,所以报酬也不算太低了。

不过要每天放学去他家的面馆补习,不免有寄人篱下之感。

所幸,两个孩子倒也懂事,对老师也颇为尊重。

每天放学后,我就带着课本,来到杨家炒拉条店。当时,宁陵县城的吃饭的地方大都在东街大棚下,杨家也是一家老店,他家的炒拉条、卤蛋、拉面在宁陵也是颇有名气,生意一直不错。每次去都要通过店面,过楼梯,上二楼,其间一直闻着汤锅里散发出来的肉香,面食的清香,放学后,又正值饥肠辘辘,补习中免不了分神。

不过,杨家老板很是客气,每天总会在补习后送上来一份炒拉条。

一个椭圆的净白瓷盘,满满一盘看着就很筋道的圆柱形面条,浓浓的卤汤,配有绿色的青椒、黑色的木耳、深色的肉丝、几片洋葱……色香味俱全,让人一见就食指大动。

后来,因为住的比较近,带着老婆孩子在清闲的傍晚去品尝这份难得的美味。

在其它地方也吃过炒拉条,不过总感觉缺少点什么味道,也许是青春的记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github: https://github.com/lovetuzitong/MultiImageSelector
    楷桐阅读 98评论 0 0
  • 未名湖之名,据说为钱穆先生所定。一物以未名、无名名之,可能是实情如此,既尚无名,则名未名。钱先生笃于国学,至诚之人...
    潘家文阅读 328评论 0 0
  • 今天大致的翻了翻朋友的杂文集《一个人的激辩》,对他甚是佩服。书中收集了他的诗评,书评,影评及随笔,读来还是很有收货...
    运生阅读 172评论 0 0
  • Last day with family in China. My parents, my sister, her...
    doooodles阅读 35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