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经典】——《三字经》【5】-【6】

【5】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

黄香不过九岁,能替爹妈暖被,
孝顺生身父母,子女理当如此。
孔融年仅四岁,就懂让梨兄辈,
弟弟敬爱兄长,从小就要明白。

触发:

  • 1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时期的黄香,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顺父母。夏季炎热,他就用扇子把父母的枕席扇凉;到了冬天,他就用身体暖热父母的被褥。

黄香孝顺,确实不假。但哪个孩子不爱父母呢?黄香可以这样表示他的孝顺,我们也可以用别的方式,不必非拘泥于此。

子曰:色难。孝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给予父母什么物质,而是要有一个好的态度。

好的态度,是悉心的陪伴,是温和的话语,是关切的问候,而不仅仅是赡养。

  • 2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东汉时期的孔融,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在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而自己吃最小的。

古时长幼有序,孔融尊敬兄长,也是按照当时的礼法,只是他年纪小,所以他的事迹广为流传。而今,所有的礼法似乎全然倒了过来。如果哪一个哥哥不让着弟弟,那就不是好哥哥。同理,如果哪一个父母对孩子的照顾稍有懈怠,就会被抨击。

虽然,古人的礼法有些古板,但长幼之间起码的尊重,还是值得保留的。

【6】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

做人首讲孝悌,其次增广见闻,
学会数目加减,认读文字文章。
这样从一到十,十十相加成百,
十百变为一千,十千能成一万。

触发:

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其次是增广见闻。古人把人伦的“孝”放在第一位。但现在,两者是同样重要的,且相辅相成。

所谓的“增广见闻”,就是要扎扎实实,一点点累积,通过持久的努力,达到向往的程度。

现在很多人,都太浮躁。地基都还没有打牢固,就想着建造楼阁。

“快速阅读”、“时间管理”、“个人精进”,似乎人人都在努力,但人人都忙到没有耐心。这是一个时代的病,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药方。

焦虑无益,不如从基础做起。

小结:

《三字经》的【1】-【6】,篇幅虽然短小,但是讲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通识,涵盖了一个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方方面面。包括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生活环境、自我成长等等。

其中,它尤其强调了“孝”的重要性。这在中国古代经典里面,很常见。而我们作为现代人,在此只要领略精神即可,不必细追究其具体做法。

学习古文,要敢于有自己的见解,若是一味地考据,就会更快地失去阅读古文的乐趣。

这次写蒙学经典的触发式阅读,得益于长久的书评写作。既然,书评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为什么对古代文学经典的解读就不可以呢?

所以,我在尝试。也希望大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持续更新,敬请期待!更多系列文章详见: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目录

文|升腾的信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hello!”,我刚打开这个小小的包装盒子,里面的小东西就开始咧嘴对我笑,现在的科技还真是先进啊,已经不局限于金...
    谢谢侬LLLLL阅读 396评论 0 0
  • 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有的时候可能因为压力过大或一些小事导致自己闷闷不乐或者生气,导致影响它人或影响事情发展进度,我觉...
    王光念阅读 415评论 0 0
  • 待更新 安装BeautifulSoup4 Linux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b...
    染微言阅读 1,148评论 0 0
  • 长离 Dear 哥: 展信安好~ 很久不写东西,唯一能付诸笔端的除了论文,个人贴吧里的一些感受,就很少长篇大论。我...
    长离阅读 21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