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玲中十五焦点第433天分享(2019.10.18)
今天早上七点钟赶到某小学门口,董经理的车子已经在那里等着我们了。
事情是这样的。同事约了一个课,需要到合作单位看场地,谈切入点。单位的项目负责人说,一整天的安排很满,只有早上九点前有空挡,最好八点前赶到。我吓了一跳,掐指一算,距离那里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加上市区的路段,岂不是要六点多就要出发?!
既然答应了同事一起去,就起个早吧。
坐在驾驶员位置的董经理,热情又健谈,既是项目负责人,也兼任接送客户的司机。一路上从单位筹建到发展,转型,再到企业文化建设,侃侃而谈。董经理告诉我们,大学毕业后,来到这里时,老板刚开始征地,他跟着老板一砖一瓦开始打拼。没有固定的身份,需要干啥就干啥,民工,一线工人,电工,钳工,车间主任,跑市场,搞研发,转型后做第三产业,做文化产业,单位里哪个部门都待过。我和同事很惊讶:“你学的啥专业啊?这么厉害?”
董经理说,普通的大专生,毕业就是失业。我没把自己当成大学生,都是从需要出发,都是从头再学。我是这个单位里的“三朝元老”了。原来,单位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他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很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说,做企业,一定要带着情怀去做,带着爱去做,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
“都说旅游只有春秋两季可以做。我跟员工说,这样好啊,春秋两季全力以赴做好本质工作,冬夏两季可以学习充电,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忙时做好本质工作,闲时学习充电,这样有眼光有高度的民营企业,怎么可能不发展呢。
车子驶进厂区,董经理从车里下来,我才发现看清他的样子: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细小的眼睛,透着精气神。四十岁的年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成一些。可能是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吧。民营企业的生存,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我们这些出了学校就进去旱涝保收部门的人,更是无法体会他们拼搏的艰辛。
想想这些年,陪伴自己的孩子,总担心他学习成绩不优秀,无法考上好大学,学不了一个热门的专业,担心他们走上社会时,找不来一个好工作,混不上安稳的日子。今天我深刻的体验到,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生存,没有谁是容易的。也从来没有什么安稳的工作。如果说一个人,必须掌握一门超出普通水准的技能,这本技能就是,啥时候都不要停止学习。
正如《超级演说家》里刘媛媛演讲里的一句话:“生存,从来没有谁是容易的。一个丑橘,他都会因为自己长的丑而努力变的甜一点,我们好意思不努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