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熟悉朱永新是从他的一句名言开始的,“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再接着走近他,是我参加了朱永新先生“新教育实验”下面的一个子项目“新教育星火教师团队”。朱永新教授以他《我的教育理想》一书出版为标志的“新教育实验”,作为中国最大一项民间的教育改革实验,影响甚大。他所倡导的新教育的十大课程,以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教育理念,影响了当今教育改革的进程,转变了成千上万老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我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朱永新教授,已经是中国广为人知的著名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朱永新教授的新著《未来学校》,以全新的视角和颠覆性的观念给我们描绘了未来学校的模样,界定了未来老师的身份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未来学习中心的运行方式,家长身份,政府的功能,以及学习与评价,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技能全面发展的全新的教育蓝图。
未来教育模样
朱永新在书中描绘了我们未来教育的模样,总体而言,就是今天的学校将被未来的学习中心所取代。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会带来未来学校形态的改变,引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学习中心。未来的学习中心,将没有固定的教室,更没有固化的领导机构,没有统一的教材。学习中心的学习,还将突破时间、空间和学生年龄的限制,完全实现学生的自主、自由的泛在学习。
未来的学习中心,教师将会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陪伴者,一部分教师将变成自由职业者。能者为师的时代将要到来。大数据时代和人工智能将帮助学生精准学习。
未来的学习中心,将彻底改变考试评价体制。完全淡化应试化和选拔化,将实现学、考、评分离,建立科学、公平、权威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开设学生“学分银行”,为学生开个人账户。对学生的所选的课程,以及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进行全面反馈。用人单位将彻底废弃凭学历用人的旧观念,完全依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经历和已学过的课程来录用人,使用人。从而建立合理的人才使用机制。
未来政府的功能主要是制定教育标准,配置优化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激发地方政府和民间办教育的活力,全力推进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教育体制,认定合格的学习中心,采购最优秀的教育课程资源,提供考试和评价等基本的公共服务。
未来教育的模样,虽然看起来好像还比较遥远,实质上很多的教育形式和样态已经在我们当今的社会现实中大量的存在。譬如美国的圣迭戈高中,澳大利亚的学习创新中心,瑞典的维特拉学校,芬兰的森林学园,美国的瑟谷学校,以及中国北师大附中的探月学院等等,就是未来学校的模样。学生也不一定就待在学校,完全可以呆在家里,参加相关的学习中心网上学习。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郑渊洁的孩子,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学习,照样成人成才。类似的情况在我国已有20万人以上。
未来教育的模样,不是朱永新教授主观的臆想,而是朱教授考察了已经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富有活力的新的学校基础上提出的。他还综合研究了50多本中外专家撰写的有关未来教育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书籍和80多篇论文。他的对未来教育的预想,是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的,是他的教育理想,也是对未来教育“应当如此”的展望。读后令人信服,也令人震撼。
未来教育的思考
朱教授所展望的未来教育,是基于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的反思和改变,是基于已经在全球出现的互联网时代的新教育模式发展大势的预测和思考。正如泰德·丁特史密斯在《未来的学校》一书中给传统学校判了“死刑”。他指出,传统学校以有着百年历史的工厂模式为基础,善于培养适合工业社会的劳动力,而工业社会所塑造的世界早已不复存在。所以,“传统学校是僵化的教育体系打造出来的纸老虎,是创新时代的博物馆文物”。也就是说,传统学校已经进入了衰亡期,未来的学习中心,已经并不遥远。
我们不能否认现代教育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人类伟大的创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为工业社会人的教育和素养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它最大的弱点是效率优先,用工厂化的方式生产人才,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安排教育生活,用统一的时间、固定的空间、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考试评价来培养不同的人。这种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已渐渐落后于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
朱教授所展望的未来学校的模样,完全契合于提倡的学习化社会的建设,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未来的学习中心将以课程为中心,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这样的学习,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习者本人,让学习成为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终身学习的观念将会被终身学习的行动所取代。因为社会生活的需要,是人们学习的原动力。这种动力将伴随的人一生,所有人的学习也将终其一生。
读了这本书,我也有两个担心和思考,一、对于实施九年、甚至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怎样切实保证最基本的国家课程的落实?国家意志以及“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如何落实在我们的教育中?这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培养出的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底线问题。所以,未来的学习中心,可能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校和学习中心同步并存的。
二、学习和教育必须与生活相关联。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过分强调个性化,如何开展实践的活动,让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如何让学生在网上个体学习的基础上,也像学校学习一样,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可能在未来的实践性课程设置上,要予以保证。
当然,朱教授的课程,给我们展望的是美好的未来,给我们现在的老师也提出了最大的挑战。因为未来的教师,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和指导者。那就是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甚至有部分老师会失业。这是我们现在所有老师就应该思考的,甚至该做些学习上的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