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朋友聊天,她说起前几天和以前的老同事聚会的事。
聚会是一个叫阿珍的老同事联络的,当时去叫朋友的时候,她觉得和阿珍不算要好,又听说参加聚会的大部分人都是一般旧同事关系,所以不想去,但禁不住好几个人的劝说,那天晚上就参加了。
阿珍去年去了省城打工,虽说不是多么体面的工作,但她的运气很好,不光待遇优厚,还得到老板的重用。所以在那天的酒宴之中,一晚上一大桌人都一脸羡慕地大睁着双眼,听阿珍讲自己的事。
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阿珍愈发的得意,说自己如何在外面大开了眼界,用自己的能力,如何博得老板的青睐。待遇优厚,工作舒适,悔就悔自己出去的太晚了。
讲完自己,又开始讲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是如何地优秀,年前,还被保了研。
酒酣耳热,讲到高兴处,难免有点夸张。朋友一向实诚,听不得别人吹嘘,当然也有一点嫉妒在里面,就不时拦截阿珍的话头,说些“老板对你好,是不是有别的企图?”“你闺女咋没被保送去清华北大啊”之类的尖酸话,故意扫阿珍的兴。
把自己的高兴事和别人分享,这是人之常情。把自己的本事和家人的能力夸大,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说朋友:你真用不着这么较真。
年后聚会,大家都图的是个热闹喜庆,一年见不到几次面,朋友同事到一块吃顿饭聚一聚,有个联络也不失了联系。
所以,张扬也好,低调也罢,都是自己的性格使然。人年龄越大,越要懂的包容和理解,关心该关心的,忽略该忽略的。
有人说世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
做好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能帮就帮,老天爷的事我们只有听天由命。
所以,每年一次的聚会也成了检验人的性格和修养的地方。有时,性格的温和和做人的低调,比有钱有权能呼风唤雨的人,更让人敬佩和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