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点:
1、婉叶老师早分享
2、谈晶国学早分享
3、诚心學分享
4、叶武滨喜马拉雅《时间管理》听课29~32节笔记 /用时50分钟 /知识点:拖延;行动
5、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看书及笔记第16.17.18节 /用时60分钟 /知识点:成长;活在未来
一、婉叶老师早分享
养成良好的注意力首先要调节儿童生活上的作息习惯,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前提,也是注意力训练顺利开展的保障。
二、谈晶国学分享(38)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总结:君子富有智慧,会变通。
出自:《雍也》
三、【诚心學】356
1、学习心得:
修道之谓教。自我教育就是修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使之合于道。在心地下功夫,慎独,戒慎恐惧,至纯至真至诚致良知,提升心灵品质,纯然纯真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家成为榜样,在企业身先士卒,真正在心里建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每日一问”心得:
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四、叶武滨喜马拉雅《时间管理》听课笔记
听课内容:29~32讲
——29讲 【拖延】拖延症的速效救心丸1
1、很多人迫于现实的压力,无法选择做快乐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拖延症难以解决的原因了。
2、治拖的第二种方法:最简单,但是不能持续的方法。
我把它称作:速效救心丸。
3、速效救心丸一共有4个方法,这一讲详细分析前两个:
*5分钟交替工作与娱乐 /时间交替法
*象限整合:无意义+有意义
——30讲 【拖延】拖延症的速效救心丸2
1、速效救心丸方法:
*化整为零 /降低难度,把事务分解到每天最小的单位 /分解的单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也叫瑞士奶酷法,可以用碎片积累
*善用拖延 /用大的拖延解决小的拖延
——31讲 【拖延】拖延症根治的三个方法
1、治疗拖延症的第三大类方法:最难,但是效果最好的方法:增强自控力,意志力!
自控力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所以这是治拖最难的方法,却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
包括三大方面:
*系统学习提升自控力:土豆;青蛙;番茄 /参加课程
*90天改变,用圈子从坚持一件不快乐有意义的小事开始 /
*重建生活方式3+1:睡眠、运动、饮食 /运动+冥想是易效能经常提倡的
——32讲 【行动】先完成再完美
1、烂开始,好开展,好结果 /先完成,再完美 /大量重复持续的练习
2、很多人都有完美主义倾向,总想着好好地开始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每当我们想着“好好开始”的时候,却总是开始不了。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每天的时间都被碎片化了,当我们的时间被碎片化之后,我们就没有大块的时间去做那些重要的事,以及去做那些你想做到完美的事情。
五、《财富自由之路》看书
笔记
——第16节、做得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
1、有学生问毕淑敏:毕老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毕淑敏先生的回答是: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的吧。
2、正确本身,其实很可能没有价值。
你正确的程度越大,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
3、元认知能力是一切反思的基础
4、有些痛苦其实只是幻觉;有些价值,之前之所以不可能获得,完全是因为自己“有眼不识泰山”
——第17节、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还是死的?
1、如果一个概念某个文化里并不存在,那么,那个客观存在在那个文化里主观上并不存在,即,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那个客观存在没有任何感知。反之,如果一个概念存在,即便它不是一个客观存在,人们还是可以从主观上感知到它。
2、很多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事物,由于主观上存在一个概念,就变得好像真实存在一样
展开想象的翅膀,你随时都会撞到各式各样光怪陆离的概念。虽然它们客观上并不存在,但很多人在主观上可以切实感觉到它们的存在。
比如:爱情;上火等
3、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而且,它竟然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奇迹:即便你事实上错得离谱,它也总是能够向你证明你是对的。
4、尼采说过: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要凝视着你。
5、最终,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拥有更多的财富。
道理很简单:所谓“投资”,无非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觉得,真正安全感其实来自对未来的清楚思考,而不是来自像房子、车子、证书、存款这种在别人眼里“实实在在”的东西。
——第18节、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
1、对我最重要的三本书是:
*《围城》:中文语文课本和修辞启蒙书籍
*《动物庄园》:英语写作启蒙课本
*《超越感觉》:逻辑启蒙教程
2、《超越感觉》这本书里讲,人的出发点会影响思考和判断,然后引用了另外一本书里的内容,说人大抵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I'm not OK ,and you're not OK;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I'm OK,and you're OK
3、双重标准就是这样形成的:
*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好或者更好
4、无论如何,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这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5、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要比较,也应该比较未来,而不是当下。
当下的任务只有一个:成长。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几乎是唯一靠谱的方法论。
6、证明自己并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