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贾平凹和周晓枫的散文,两种不同的质感



碎片化的阅读中最近在多读散文,才发现以前对散文的理解多么小儿科。

且,不自觉的对散文隐隐有种忽视。

认为它是一种人人可擅长的文学体裁,阅历和积累多了,抓起来捋捋,哪一处起头都可以如数家珍。 这种最自由最自然的文体,怎么可以去多讲技巧套路呢?

哈哈,我是真浅薄呀。

贾平凹的散文集《写给母亲》不在我的阅读书单。 极其普通的书名,一目了然。无非是作家要思念母亲,寄托伤怀,之后会什么呢? 亲情温暖,牺牲忘我,母爱的伟大。这样的讴歌千篇同质,不免让人有视觉疲劳。

我也许会感动,但不会认为它有什么新意。但是毕竟是征文活动的内容,就额外地去读了。

本书乃 “小说家的散文”丛书之一种。

这一读,才发现内容的丰富。绝非只是“写给母亲”。

人的感情落在文字里,不再是空洞的表白,内在的压而不住,自然流露才是最能打动,让人生出惆怅和睱想。

书中的辑一重点写亲情,第一篇就是《写给母亲》,母亲走了三年他只字未写,三周年之际要去坟前拜祭,他才突然明白母亲已经离开自己,“不禁热泪肆流,长声哭泣”。他也用了点先抑后扬, “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    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

但他还是写了,在第二篇的《纺车声声》中将母亲,一个小脚的,身子骨又不硬朗,拖儿带女苦撑家里的一位女性写的形象而具体。贫穷、饥饿、艰难、劳作、特有时代的截点,这样的母亲虽普通却坚韧,仿佛能吃尽天下一切的苦,只为了人生后来那一点点甜。虽过去好多年,回想却历历在目。

现在的孩子,包括我,只是从老人的的嘴里听说,从老辈的作家那里看到,毕竟没有亲眼所见了。历史曲线而高低地走过,多灾多难、血雨腥风,就庆幸,还好,我们赶上了相对平稳、太平富足的年份。

贾平凹不愧为实力派老作家,读这些文字舒服且不累,他像一位老者智者,自说自语、随性坦诚,如聊天般,言语质朴,根本就不屑于堆叠华丽的词藻,精美的比喻。他讲的都是很普通的话,你看得懂,但细嚼,却有酒的后劲,从字面中停下想想,还真有些深意。 他很会自嘲,先摆自己的丑和拙。 堵众人悠悠之口,我都自知自明,贬损自己如此了,你们还能再说什么呢?

讲真,虽久闻其大名,但是贾平凹的小说基本没读过。也不知道写的如何。《废都》出世反响巨大,也引来非议和批驳, 我想那应该是另一种文风,毕竟小说是能让作家藏匿的。

但散文就不同了,你写的好不好?真不真。读者不是瞎子,一读就能感受得到。从这些多篇多角度的散文中,你渐渐可以看到一个丰富而多面的作家本人。

我比较喜欢文集后半部,那些个人成长史,从天真童年到六十花甲,陕西的山水风景,与人的如网一样的关系与情感,读书心得体悟、对孙犁的敬爱,解读张爱玲、莫言、路遥等作品,记人记事记物,颇有意趣。

他有过对自己的评价  “ 我说,我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坏人,是坏好人。”(31岁时写下)

一到夜里,躺在床上就习惯于琢磨……    琢磨自己太难。我说不清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得意时最轻狂,悲观时最消沉,往往无缘无故地就忧郁起来了;  见人遇事自惭形秽的多,背过身后想入非非的亦多;自我感觉偶尔实在良好,视天下悠悠万事唯我为大。偶尔一塌糊涂,自卑自弃,三天羞愧不想走出门去。甚至梦里曾去犯罪:  偷盗过,杀人过,流氓过。但犯罪皆又不彻底。伴随而来的是忏悔、自恨,这种自我的心理折磨竟要一直影响到第二天的情绪。

够真诚够彻底,所以还带着极端矛盾的心理挣扎,它们纠结拧把,在三十一岁的生命经验中,依然在奋进地探索寻路,将自己一把,看看能耐是否更高更远。但跨过了六十岁后,就俨然另种境界了,“啥都能耐烦了。”  不再使用“最”字,词句变得和解而睿智。

不自觉的,跳到了关于读书这块,看看大作家是怎么说的: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  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

读他的散文集,你能了解一个时代的变故发生,作家早年生活的不易,艰难中的奋斗,靠写作终于成就了他。不管怎样,质朴平实的文字中,因有着那份真性情和家人深厚的亲情之爱, 使一本书变得温度和耐人寻味。



读鼎公的书,多提到关于“散文”,可长可中可短,可大可小。

文学形式的自由,不耐受格式规律的拘束。写散文,爱长就长,爱短就短,爱直接说出来就直说,不爱直说就找一个寄托,爱写人物笔下就出现人物,不爱写人物就只写“江上数峰青”,这样何等洒脱,何等自在?有些人专门讽刺那些为布局结构所苦的人,指出作文的乐趣在无拘无束,发抒性灵,悠然自得。

我想许多害怕动笔出文的新手作者们看到这段都会倍受鼓舞。但是,你写来写去。最后还是要有自己的风格和深度。

自媒体的这种短平快的千字文,我说它快餐文化,有人并不认同,存在即合理,它好像更符合现代人的习惯。但是,与之背道而驰,我现在开始学习写新散文,就是大散文。是需要克服自己的自媒体思维和陋习。我知道它是新的调整,是去走一段少有人乐意去探索的路。

在趋之若鹜的热闹的另一面,是孤独冷清,也是宝藏。

我是个慢热型的人,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小周老师推荐了周晓枫的散文,竟从来没有读过。一查,她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作品,尤其散文方面,她凭借散文获得了多个文学奖项,包括鲁迅文学奖和人民文学奖等。

她被称为“散文家中的散文家”著海陆空。

订了她的纸质书,我先读了微读上的 《巨鲸歌唱》, 感受到她深厚的文字功底,耳目一新,是我偏爱和喜欢的风格内容。这些篇章跟我以前读的那种老一辈作家们写的,诸如贾平凹这样的散文,是迥然不同的风格,好像更有韧性和张力。

序言的开头就能抓住你。

并拢手指,拱起手背,当我们用手模仿贝壳形状捂住自己的耳朵时,很快就能听到低沉而熟悉的冲刷声。那是血液流过头部微血管的声音;那是潮汐,储存在记忆里的声音。血,有海水的咸度。

这几天纸质书也到了,书腰上写着:天真的心,冷酷的笔,直抵世相与人情。《有如候鸟》获新浪十大好书、花地文学奖年度散文、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说它突破了散文的疆域,一点都不假。就像我看的推介:以前读过的散文,大多是漫润着真善美,抒情着岁月静好,煲煮着心灵鸡汤的暖心美文。

而周晓枫的散文,犀利而冷酷,残忍且决绝的文字,直抵人心,直面世象,粗暴且不简单,赋予散文一种惨淡的冷峻之美。

她形容自己的散文是“寄居蟹式”的存在,将小说的成分融进里面,让散文不仅散发抒情的气息,还可以用细碎的牙齿把整个故事嚼碎吃进肚子里。

目前我读了一小部分,快读后你需要细细去品。《巨鲸歌唱》的篇章,周晓枫的文笔修辞处于巅峰,至少对我如此。她以小说的笔法结构文章,通过戏剧与电影式的画面布局,哲理预言,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

当文字插上了想象力和诗意的翅膀,那书里的每一句话都能够引发你的无限遐想。发现她的文字叙述多喜欢用形容词而非动词,但这种形容又绝非俗套。不会让读者感到过于华丽或矫揉造作。

“ 这奇怪的对称,也许反倒是通约的法则:唯轻盈之物才能制衡最大的重器。比如灯塔之光指引万吨巨轮。比如理想,仅凭它动听的发音,可以让几代人甘愿付出喉咙里的血。比如死,为了抵偿它的安静,我们动用了一生的喧嚣。在更大的意义上……”

我很佩服作者对自己的清醒认知。偏爱形容词,擅长形容词。比如跋中的《形容词赞美诗》中,她讲自己,“ 我最受诟病的特征是华丽。是汹涌的词。是缭绕的句式……道理我全明白,可情不自禁:比之寒光,我更易醉心于刀鞘上的雕花。”  “工笔。巴洛克。浓墨重彩。它们都是在缓慢中积累足够的形容词。是形容词,带给我写作中的安全感。”

其实新散文的特征,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好在有这些新生力的散文作家,他们正积极尝试,勇气拓展, 让我们有可辨的路径循此前往, 比如读周齐林老师的 《白昼的倒影》,我会发现有和周晓枫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还没有成形,一切才刚刚开始。不过我还是找到了一段让我深有启发的话,旧散文到新散文的过渡中走到现在:“ 散文不再是五脏俱全的麻雀,篇幅变长,不仅意味着字数增加,也带来结构、叙述视角以及意义上的变化可能。千字文时代只能简笔勾勒;加长的篇幅,使散文能从乐器独奏变成立体的交响乐。原来,散文习惯俯览和纵观,就像地图铺在眼前,写作者通盘布局,全知全能,使用潜在的过去完成时态,来进行描述和总结;现在局面复杂了,就像VR技术,写作者在游戏的迷宫里,呈现给读者逼真的场景代入感,这种正在进行时态的写作,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翻转。”

再比如“形散而神不散”,曾是散文自由精神的标志,它渐渐成为一条内在的绳索,因为,可以形散神不散,也可以形不散而神散,或者形神俱散或俱不散。

2024-5              风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54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96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0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8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9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85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07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45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9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1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4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41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72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6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4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58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