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我来到公园,压完腿,便围着公园慢步。
瞬间,公园内一片花海吸引我,我停下脚步,我拿起手机调整满意的角度迅速拍下绚烂的花海。
兴奋的我继续徜徉花的世界,眼球却被前面一片情景吸住了。
这是一片熙熙攘攘的花地,和前面的花海中花种是一个内型,开的花却很少,花朵也很小,也不艳丽,花草比花朵还多,让人感觉这是个杂草丛生的地方,与花海完全不能匹配。好奇的我开始观察周边的环境,花地四周被各种树包围着,树荫很多,太阳很难照到此地,土质也不好,显得干枯。
再看看此地旁边花海之地,阳光充足,雨露滋养。花朵绚丽无比,花朵也多,自然观赏的人也多。
没想到,一样的种子,就是因为在播种时,撒种人无心把他们撒在不同的环境里,最后导致结果却是如此不同。一个绚烂夺目,一个瘦弱无光;一个观赏的人群人来人往,获赞无数,一个无人问津,被冷落一旁。这一反差确实让我深思。
我想到了哪些被忽视、被冷落、缺乏滋养的孩子。想起在公园曾经遇见的一个瘦小的小男孩。
小男孩是被奶奶带到公园的。晨练的奶奶们想逗逗小男孩,小男孩就是不笑,也不说话,总是低着头玩自己,谁也不理。出于好奇,我靠近小男孩的奶奶,便聊了起来。
奶奶说小男孩从小由她带大,睡觉也和她在一起,孩子的妈妈完全不管。即使不上班,在家里闲着,也不管孩子,总是拿着手机玩。孩子多次向妈妈靠近,多次想要妈妈抱抱,想赖在妈妈身上,妈妈每次都很不耐烦的把孩子推开,似乎很害怕被孩子黏上似的。后来,孩子不再粘着妈妈,自己独自闷闷玩自己的,也不说话。她还告诉我,孩子的妈妈生下孩子后,很少抱孩子,似乎很害怕接近孩子,害怕与孩子亲近。看着满脸愁容的奶奶,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奶奶。于是转向小男孩,心痛看着这一小生命,他正独自一人玩着,玩一会,就拿着小水杯喝水或拿着零食吃,始终不与人互动,有小孩过来,他也只是看看,感觉很像靠近,但始终不挪动自己脚步,眼里显出有点怯懦的样子。
看着小男孩的行为状态,我想到心理学提到的依恋理论,由于小男孩从出生就被妈妈拒绝,不被安抚,小男孩就很难和妈妈建立安全、信任的依恋关系,妈妈的情绪和人格等就会慢慢被孩子内化。孩子长大后是很难形成爱、安全、持久和亲密的关系,人格的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及人际关系等,孩子有可能就成为公园里被忽视、不被待见的瘦弱的花朵
公园所遇到的瘦弱的小男孩的状态就是一个鲜活的事例。小男孩就如那些瘦弱的花朵一样,最后也落得被淹没在杂草丛生,不被人看到,被人忽视的不起眼的花朵。
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是需要爱的滋养。我们不能只种下花种(孕育生命),还得让它发芽(生命的诞生),更要有耐心的细致的帮它浇浇水,时时的松松土,适当的施施肥,捉捉虫,还得让它晒晒太阳(滋养的过程)。花种才能发芽开花结果,才能展现自己的最美丽的风采!
因此,生命需要滋养,需要用心、用爱、用智慧滋养,生命才能更加健康的茁壮的成长!才能以最美姿态呈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