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相亲节目里,我们经常看到,有女嘉宾说,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所以我需要找一个给我安全感的另一半……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经常听到妈妈们说,我孩子特别怕陌生人、怕黑、怕鬼……很没有安全感。
在伴侣沟通里,也常听到一方抱怨,TA太没有安全感了,我一时没接到电话就担心这担心那,电话打不停……
我们总在听人说,没有“安全感”,那安全感到底是什么什么鬼?
安全感是个什么鬼?
我们先来看看精神分析的一些说法: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于是,老弗爷提出了“信号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以及“超我的焦虑”。简单来说,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则认为,在幼年时期,儿童完全依赖父母,父母给儿童施加种种界限和禁忌。此时的儿童虽然没有自由,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同父母的联系日益减少,这一发展过程的直接结果是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因为他要单独的面对社会,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按照弗洛姆的观点: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大,使得现代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现代人日益缺乏归属感,经常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
说了大半天,还是在说“不安全”,那到底什么是安全呢?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现今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个体变得忧虑起来,不是与饥渴这样一些需求有关,而是和他的恐惧和焦虑有关。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S-I问卷)。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PS:拥有安全感基本等同于心理健康)。
安全感从何而来?
既然安全感这么重要,我们也深感它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那安全感到底从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可能得从你妈说起……
依恋系统
心理学家Bowlby提出依恋系统的概念。他认为个体对另一个人或许多人、一个宠物,甚至对物体的情感连结,建构一个既信任又安全的堡垒,让个体有机会去探索。这种原始的本性来自于婴儿绝对需要保持自己和照看者之间的身体亲近,这不仅是为了促进情绪的安全,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证婴儿确实能活下来。这套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安全基地”和“安全港”。
怎么样才能建立起这样的一个系统呢?温尼科特说,好的依恋关系离不开“抱持性的环境”(holing everiment)。简而言之,如果我们在婴儿时期,与我们的主要照顾者建立比较好的依恋有关系,他不仅为我们提供充足的衣食,保护我们的人生安全,并且能够相对稳定地呆在我们身边,涵容那些我们不开心的情绪,护持我们快乐的美好的体验;当我们向外探索的同时,还能回头感受到他们的支持;在我们经受某种危险或惊吓的时候,能从他们身上获取安慰,那我们就能和我们的照顾者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的类型,在心底里种下一颗“安全”的种子。
情绪性记忆
你可以先停下来,回想一下从小到大发生在你身上的印象深刻的事情,不必费力去想,想想那些一动脑子就能从脑海里飞出来的往事就好。大多数时候,我们回忆不起事情的细节,但我们对当时的感受可能记忆犹新。
所谓的“情绪性记忆”是一种无意识记忆,正如有个催泪广告所言:“父亲忘记了一切,但从未忘记爱你”——知道一个人是我儿子和我看到儿子就会感到高兴,属于两个不同的记忆体系。
情绪性记忆和“安全感”有什么关系呢?举个例子,一个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杯子爆裂的声音把孩子吓了一大跳,他的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的生理反应被很快被储存到了自己的大脑里。这时闻声而来的爸爸看到凌乱的场面怒火中烧,就训斥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调皮”,“你怎么这么没用,一个杯子好好的就被你打破了……”,妈妈狰狞厌恶的表情也被孩子的情绪系统记录了下来。多年后,当孩子准备参加一个演讲比赛之前,感觉到有些紧张,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而后被人厌恶和贬损的感觉自然地涌上心头,这个世界顿时变得不安全了。
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反过来,如果爸爸过来以后,很平静地看待这一切,蹲下来抱着孩子关心他有没有受伤,有没有被吓到,而后,拿来扫帚,鼓励孩子把地面清理干净。孩子贴着爸爸坚实的身体,呼吸心跳也逐渐平缓下来,这样的身体反应也会被记录下来。当他将来因为一些原因而出了小的差错,感觉到紧张担心的时候,身体也学会了自动平静下来,你看,一切OK,世界没有大乱,我们依然是安全的,这样的感觉就这样产生了。
心智化
心智化,是一种想象的心理活动,使个体借助有意的心理状态(如需要、愿望、感觉、信念、情绪、目标、意图和动机)来理解和解释人类的行为(Batemanand Fonagy 2006)。
所谓安全这种感觉,从前面的来源来看,深植于我们的无意识当中,同样,也不是我们个人能决定的。正如,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父母在早年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反映我们的感受,我们也不能左右过去经验的影响。而且从依恋的代际传承来看,父母的依恋类型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依恋类型。于是,我们从父母那里收获了“安全感”,那是父母给我们一生的礼物,如果我们没有“安全感”怎么办?那就是“心智化”的功能呢。
心智化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努力去明白我们的体验和对体验的无意识的反应,这些反应是以感受、欲望和支撑它们的信念为基础的。这样做的话,心智化就可以增强我们识别和调节情感的能力,好让情感确实发挥其基本功能--也就是说,帮助我们评估对世界的体验,并且根据这种评估我们以适应的方式来行动。(引自《心理治疗中的依恋》)
比如说,我们和另一半在交谈的时候,我们多少感觉到对方好像有些不高兴,于是我们本能的反应可能是愤怒或者退缩(这取决于你之前的情绪记忆性记忆与形成的依恋类型),如果我们完全依照这样的无意识反应了,我们又陷入了一个重复。但当我们对自己这样想要发火或退缩的愿望有所觉察的时候,我们可能可以理解到,这样的模式可能来自于我们面对父母不高兴时被抛弃的恐惧感。这还不是全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看看,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个只能等待的小孩子了,其实这个人不愿意交谈可能只是有些累了,今天因为工作上的事情而情绪不高,只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给自己一些时间来等待一下对方的恢复,或者主动地关心一下对方,告诉他“你看起来有些累了,还是先休息一下吧。"当我们有越多的心智化,我们就越能摆脱无意识情绪的操控,从自动化的反应中跳脱出来,收获更多的自由。
心智化的提升来自于更多的自我觉察,可能透过反思和正念练习来提升,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完成。咨询的重要工作就在修复那些不协调的,带有创伤性的体验,让更多无意识的过程变成更适应的方式。
给父母的建议:
安全感有多重要,我就不在赘述了。为了不让缺乏安全感成为孩子发展的桎梏,为人父母需要尽力营造抱持性环境,建立安全的依恋。给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1.增加和孩子的身体接触。柔软是一种心理感受,但它首先可以是一种身体感受。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多些付出抚触,在孩子哭泣的时候给个拥抱,有时候比千言万语都有效。
2.有质量的陪伴。现代父母大多都有自己的职业角色,陪伴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个时候陪伴的质量就很重要,这个质量的保障首先是专注的,而不是三心二意,陪孩子的时候还在刷朋友圈,和客户打电话。其次是同频的,孩子希望你看的,不要视而不见,孩子可以自娱自乐的时候不要强行打断。最后,相处是温暖的,平时都没有时间陪孩子,一有时间就操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很容易让关系紧张的哦,不如多做些让大家都愉快的事情吧。最后,在孩子较小的时候减少不必要的分离。记得,孩子的安全来自稳定,特别是早年养育者的稳定,因为特殊原因需要孩子变换环境时也要和孩子多做沟通。(当然,与孩子的分离是另一个话题,下回再说。)
3.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时刻表,非拿来比来比去是没有意义的。隔壁家的孩子一岁半就能控制大小便了,亲戚家的孩子两岁就能背唐诗说英文了,同事家的孩子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了……有一种伤害就“别人家孩子”,这样的比较既伤害亲子关系,又徒增压力。从孩子的视角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不仅自己开心,孩子也轻松。
4.提升自己的安全感和情绪调节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包括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不在自己没有办法的时候用吓唬的手段制约孩子,诸如“妈妈再也不理你了”、“妈妈把你送人去”,这样带有威胁性的话语很容易被孩子当真,从而破坏安全感的;另外,因为害怕孩子失望而撒谎哄孩子,骗孩子也不明智,会让孩子分不清是真是假,也容易丧失信心。拒绝本身不可怕,态度温和的拒绝远胜过胡乱许愿。当然要做到这些,非常需要我们心智化的能力,也就是增加对自己反应和感受的觉察。
说这些,千万不要为过去懊恼,也不要太焦虑。我们都不是完美的父母,我们只是成长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