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杜甫诗《春望》,入选小学课本。对我影响至深的是,我借助这首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学会了移情这种修辞手法。
中国画传统
我小学的时候曾经想成为一个画家。在父母的支持下,周末还经常跟随美术课老师外出写生。一个终身难忘的情景是,有次写生归来的路上遇暴雨,由于没带雨具,我们一行的七八个人都淋成了落汤鸡。
虽然最终我没有做成画家,但一直对艺术保持着爱好,在20岁前后的10年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的书画还专门研习过。那时的报纸时兴用书法字做栏目刊头,我十几岁的时候向《重庆日报》投稿,有幸被采用过几回。
在我看来,相对古典西方绘画来说,传统的中国画不拘泥于形似,而讲求以形写神,追求意境的塑造,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志趣。可以说,西方绘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当然,中国画并非完全不讲写实。中国画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而其中用笔工整细致,细节明彻入微的工笔大致可视为写实。不过与西方绘画再现式的写实比较起来,工笔依然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层层渲染,略显夸张。
中国画题材广泛,习惯上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科,即所谓“画分三科”。人物画所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花鸟画则是表现生命的灵性与趣味。
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对中国画的题材与内容有至深的影响,中国画所呈现的,是画家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哲学思考。
松、竹、梅
每入秋冬,天气由凉趋冷,花木渐次凋零,而松、竹、梅这三种植物依然生气盎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故而有“岁寒三友”之称。
在宋代林景熙《霁山集》的《五云梅舍记》有云:“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三友。”大约这是“岁寒三友”说法较早的出处。
松是正真、坚忍、无畏与不朽的象征。它主干挺拔伟岸,直冲云霄,且有擎天的气势,而且枝叶四季常青,精神抖擞,苍郁沉稳。《论语·子罕》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是禁得起严酷考验,坚强不屈,品格超然的勇敢者化身。
竹是高雅、飘逸、虚心、有节的象征。唐朝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诗曰︰“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诗中隐喻竹茎中空表示人要谦虚,竹节分明则表示人要有节操。而常年不凋,坚贞挺拔的竹子,常被文人们喻为象征君子的品格刚直不阿,高风亮节。故君子当守节如竹。难怪苏东坡要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梅是纯洁、脱俗、孤傲与坚忍的象征。严寒时节,漫天飞雪之际,独有梅花傲然挺立,笑傲严寒,破蕊绽放,晶莹琴珑,清香四溢,象征着人卓尔不群,超凡脱俗的品格。正国为如此,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梅自喻,而能千古传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物喻人,借物寄情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中国传统的人格理想是成为谦谦君子,而文人墨客以松、竹、梅进诗或入画,以松、竹、梅为友或自喻,表达了人们对松、竹、梅的赞赏,是借助它们的自然特征,来表达对君子品格、精神与情操的追求与向往。
这种以物喻人、借物寄情的方式,其实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思考与表达模式,既生动又富有感染力。不仅植物可借用,动物、矿物乃至万事万物均用借用;不仅可借用三种事物,一种事物的三个特征也可借用。比如:
我曾在一个“如何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主题演讲活动上点评时举例,说可以借用三种植物来表达观点。一是想成为树,挺拔正直;二是想成为草,低调踏实;三是想成为花,尽情绽放。
我还举例说,可以单独借树的特征来表达观点。一是像树一样努力向上生长,志存高远;二是像树一样枝繁叶茂,多出成果;三是像树一样扎根泥土,永不脱离实际,永不脱离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