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学校学习已经8个月了,跟随安猪校长的步伐,我第一次经历了在线社群学习、独自发起共读难书活动和参与他人发起的实践项目活动,我很享受这个学习过程,收获到了超乎我想象的学习感受和体验。我想把这些感受和体验记录下来,与慢同学们共勉。
在慢学校的学习初期我作为新手只是根据新手训练营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指令,无意识地遵循自己的天性来参与社群活动比如参与共读一本书,坚持每日思考的打卡等。新手训练营结束后,当我们这些正式学员第一个收到的任务就是自行发起或参与一本难书的共读时,我不假思索地选择发起共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举动或这本书对我意味着什么,现在看来,它似乎在我无意识中为我指明了一条依稀可见的学习路径:多元关系主题的学习路径。
8个月后,《非暴力沟通》对我意味着什么?
1. 与自我的关系是我学习的主旋律。
2017年因生二胎回归职场后,我遭遇了人生第一次职场危机,这次危机我花了9个月时间让它变成了一次职场转机,转机的解决方案我选择了自我成长。而自我成长的第一步我选择:认识我自己。发起共读项目时我本能地选择了这本书现在看来是很正确的一步,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又接地气的关注视角:聚焦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基于这本独特又神奇的书,我发起了一场印象深刻的共读活动并以集体直播的形式向慢学校的同学们展示了我们的共读成果,对此我感慨万千,相信参与其中的同学们有与我相似的感受。
2.多元关系主题成了我选择共读的基调。
参与LANCY发起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看似是个意外,但是通过阅读这本难书,让我阴差阳错认识了马克斯韦伯这个社会学的大牛,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提供给我一个视角:宗教是一种可以构建自我关系的选择之一。我心生感激,自认是走在个人信仰寻思路上的迷途人。
参与欢欢发起的《亲密关系》让我有意识地关注小家庭中的夫妻关系, 如何在人的惰性与多样性中寻找一个落脚点,持续地刻意地经营夫妻间的友情呢?安排一场印象深刻的约会是我给自己布置的大作业,实践下来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激励我继续下一场,下下一场。
参与慧冰发起的《实践社团》时我想重塑我与职场的关系。共读这本书后,我开始寻找各种与实践社团有关的案例,分析失败的社团和成功的社团,最后加入了两个新的线上社团,亲身去体验和经历社团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实践社团的建立可能与我将来职场的转行有巨大的关系。为此我下定决心参与到慧冰发起的后续社团诊所的项目中,期待将学习到的浅层知识进行沉没、整理、打磨甚至有可能为即将组建、正在组建和产生问题社团的人们提供帮助。
3.实践成了我主题学习的核心
第一次的共读我将周会的关注点放在了倾听和练习如何表达上,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参与共读的成员普遍反映这样的共读方式是体验美好的,印象深刻的,具有启发意义的。之后的共读中我也有意识的选择能实践的活动,体会实践中犯错的挫败和成功后的喜悦,让它们深刻地与我的意识联系在一起。11月我将发起《游戏力》的共读,我想将与孩子们一起的游戏作为亲子关系的实践活动,我期待这样的实践能成为我们小家庭的饭后“甜点”。
单纯的实践活动不够用了,我该怎么办?
共读《非暴力沟通》我进行每日感受和需要词汇打卡,共读《亲密关系》我组织和安排一场与老公的约会,共读《实践社团》我积极参与其他社团的学习,这样的实践活动帮助到我更好地理解书本中的显性知识点,加深了对书中抽象概念具象化的实际生物体验,但是现在的我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实践活动了。
1.寻找与我个人更多联系的可能性。
参与共读《新教伦理》时,我经历过一段“煎熬期”,我一度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个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新教的背景知识太多不熟悉怎么办?我是否需要放弃?我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前进与后退的“星际之门”的门槛上,到底是向前还是后退现在就是选择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本书与我个人是否有更多的联系即我的共读动机是什么,它能带给我什么,我能收获到什么。之后我罗列出了原先没有想到的与我个人更多的联系比如韦伯的入世禁欲主义思想与我朴素节俭的生活价值信条是一致的, 比如将韦伯的“理想类型”替换成我父亲后,在心理上更有利于对我父亲的了解和认同等等。在将来的共读和实践活动中,我也想寻找更多这样的可能性。新知识只有不断与熟悉的旧知识通电,形成更多的神经快速回路,脑细胞才能更快地更频繁地反应,形成更有效率的实际行动。联系,联系,联系,寻找更多的联系能激发出更多的动力与热情,让人投入其中。
2.寻找与他人更多联系的可能性。
安猪校长发布精品课后,许多慢同学发起了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项目,我因个人考虑没有参与,但是我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他人有产生交集的可能性。比如我加入了转行实验室的采访组,将来我会将共读过的《非暴力沟通》和集体倾听实践活动作为转行实验室成员必须熟悉的专业知识中的一部分,赋予《非暴力沟通》叠加的意义即与自我和职场的双层关系。比如我对张靓发起的《大拙爸爸的游戏时光》项目感兴趣,也对黄蓓发起的《如何有趣的学习数学》项目感兴趣,我就想着是否可以将我的需求与他们两人的需求叠加起来产生一个比如如何有趣的进行数学游戏的交集项目,满足我、张靓、黄蓓等多人需求的项目来。我意识到与他人对话对各方有利,参与他人发起的实践项目能可能产生两倍、三倍甚至多倍的未知效应, 对各方更有利。
介绍邓豪老师转行的文章里有句“做,永远比说更重要”,我印象深刻。还有一句话是“我们不是在经历中成长,而是在对经历的反思过程中成长”,反思值得被记住的经历,从中获得营养,才有信心更坚定的走下去,我愿意和慢学校的同学们一起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