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新征程上高质量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指明了方向。
纪检监察机关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干的是“打铁”的活儿。作为党内监督、国家监察专责机关,要深刻把握全会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立足职能职责,聚焦重点任务,抓好贯彻落实,真正把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中,不断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加强政治监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又强调了“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政治监督具体化,就是要求我们对监督的任务、对象、内容、标准必须明确,对到底要监督谁、为谁监督、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做到心中有数;政治监督精准化,就是要求我们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精准反映问题、精准推动解决问题,确保监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政治监督常态化,就是要求我们把政治监督作为一种经常性工作、正常化工作,在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让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谋划部署工作,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坚持“严”的主基调,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做到宽严相济、精准科学,抓早抓小抓出成效。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突出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可以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从强调“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出台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开局,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作风建设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名片。
如今,新征程、再出发,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更加重要。纪检监察机关在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中肩负着重要现实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且作风建设涉及面广,作风问题多种多样,必须抓住要害和关键。我们只有不松劲、不停步,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抓到底,坚持保持定力韧劲纠“四风”树新风并举,不断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持续巩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真正抓出自觉、形成习惯,化风成俗,才能不断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常治长效。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着力强化队伍建设。 大家常说,打铁的人必须是铁打的人,其实,“打铁必须自身硬”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对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队伍,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实效的关键。纪检监察干部只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做到“百毒不侵”,不断“清理好门户”“清除害群之马”,才能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认清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动向、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紧迫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扎实的举措,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常态化,始终保持制度、纪律、规矩上的坚守,时时以纪律为镜,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最终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