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自由而绽放
河北省特级教师张丽钧曾为他的儿子写过“第五种自由”,意在激励孩子除了言论、信仰、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这四种自由外,更应追求成为最佳的自由。是的,没有信念的人生是可悲的,它更像是一个牢笼禁锢了人的行为与思想,使住在里面的人整日沉浸在无边的自怜自哀,看不到诗和远方。只有挣开枷锁,敞开胸怀,去拥抱风雨的洗礼,生命才会因自由而美丽绽放。
我喜欢读书,特别是具有年代感的,在过去的书中我能找到另一个自由的自己,那种感觉像是在穿越,又像是在与人促膝长谈,交换彼此的喜怒哀乐,不断汲取人生智慧。好的作家就像一位长辈或是一位良师,真实而亲切,他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读者共享,用最恰当的文字叙述最深的道理,让思想的火花在书中一次次碰撞。好的作品不因时间的流转而褪色,相反,它会在时间的沉淀中越发光彩夺目。
我读书不挑拣,只要是经手的都会留下与它畅聊一番。自由是不落俗套的,同样书也如此。或温暖,或寒凉,或义正辞严,或娓娓道来……不同的思想放射不一样的光芒,不同的心境造就别样的自由。冰心的散文曾让我痴迷过很长一段时间,读她的作品像是回到小时候,文字中总能看到简单、纯朴的生活,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让人顿生烦恼为何物,只不过是庸人自扰之感。晚年的冰心病痛缠身,行动不便,但她的心始终是自由的,文学创作从未停止。如果说冰心早期的作品是棉里藏针、寓刚于柔,那么她晚年的创作则更加自在和本色。她用行云流水的笔触尽诉了童真和睿智,谐趣和端肃,使我身临其境般的看到了一个世纪老人的毕生经历,领略其人生风采,获得心灵的自由与升华。
冰心的文字如同平缓的溪流静静淌进人们的心里,而三毛的创作更像是一股急流,奔腾跳跃,在不断与礁石的撞击中给人以前进的力量。她是不羁的,更是自由的。在与荷西共度的时光里,三毛的幸福藏在了字里行间。告别当年被异样看待的自闭女孩,她一根一根拔掉身上的“刺”,正视生活,与荷西成就了一段撒哈拉的美好记忆。苦难对于看重它的人来说是可怕的利剑,但对于拥有广阔眼界、强大心灵的人来说,它更像是餐桌上的调味料,品尝过,知其味,留在心底,仅此而已。失去荷西后的三毛并没有自暴自弃,终身监禁自己,而是给了自己自由,走出悲伤,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教育与写作上。她的后期创作也因此少了之前的明朗、诙谐,更添了婉丽和悲凉的调子,可见三毛与荷西的爱之深情之切。透过三毛,让我明白了人生再大的苦难都会过去,即便四周一片漆黑,也要学会为自己点亮一盏明灯勇敢前行,走过这一段或许就是柳暗花明。人生的自由从来都在,只是一种选择。
读书,让我们走进更多人的心灵感悟生活,然后汲取众人智慧抵御前路的困难险阻。徜徉书海,跳出自我的围城,挣脱狭隘的牵绊,才能开阔眼界,自由成长,人生路上灿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