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之明(三)【502】2023-10-19
三、一切以人才为本
曾国藩在家书里引用朱子家训里的一句话:“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深知读书能明理开慧,只有读书才能成为通往修齐治平的圣贤之道,也就是世人所说的学问大家。
人人都知道人才难得,做什么事都需要人才。但是平时我们有没有做到识人,补充人才库?只有做到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观察发现人才,悉心培养人才,才能在关键时刻有人才可用,古往今来,英雄豪杰帝王将相欲得天下必网罗天下英才。
道光三十年三月(1850)道光帝驾崩,咸丰帝初登基。曾国藩上了一道奏折《应诏陈言疏》,全文一千多字,以下为部分:奏为应诏陈言事。二月初八日奉皇上谕令,九卿科道有言事之责者,于用人、行政一切事宜,皆得据实直陈,封章密奏。仰见圣德谦冲,孜孜求治。臣窃维用人、行政二者,自古皆相提并论。独至我朝,则凡百庶政,皆己著有成宪,既备既详,未可轻议。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方今人才不乏,欲作育而激扬之,端赖我皇上之妙用。大抵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请为我皇上陈之。
曾国藩在道光帝身边一十二年,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十年七迁,新皇帝登基,曾氏很想表露其心,一心效忠。这道折子专门谈的就是人才问题,曾氏认为新帝刚上台,国之大事万万千先放在一边,然而有一事当务之急便是用人:“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一端耳”。
道光末年(1850)初,洪杨金田起兵,攻桂林永安,兵犯湖南,一路沿长江东上,咸丰二年(1853)三月,太平军攻下金陵定都南京,自此繁华江南战火四起,燃烧近一十二年。
洪扬定都金陵后,咸丰急令在家丁忧的曾国藩任湖南团练大臣。曾氏仅凭一纸公文从一无所有到二万人马的湘军建成,个中艰难可想而知。然而面对政令不一、人心不和、军营无能、财政枯竭等诸多问题,曾氏却很冷静,胸罗百万雄狮必先网罗各种建军人才,故而曾氏说:“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此其可为浩叹。”
曾国藩在道光驾崩、向初登皇位的咸丰帝进谏“人才第一!”高声呐喊,声震皇城。当曾氏由文官行伍,独立北上,也曾步步艰难,然而曾氏始终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识人用人网罗天下人才,方得剿灭洪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