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何从百度空间搬迁至简书
因为从2007年开始我就是个深度百度用户,一直很看好百度的产品,就像我看好江南皮革厂一样,谁又能想到百度空间会像江南皮革厂一样,倒!闭!啦!至于产品经理有没有带小姨子跑路我就不得而知了。简书支持markdown语法,深得程序员喜爱,操作简单,所以搬迁到简书。
2.为何还把以前的博客转录过来而不是直接丢弃
人体的细胞每隔7年就会整体替换一遍,那么7年前的你还是不是你。有时候回顾一下年轻时的想法甚至感觉到陌生甚至青涩和幼稚,以前写的代码也是乱七八糟,真的有种那不是我的感觉,但这里都会忠实不做修改的转录过来(除了修改格式适应markdown语法)。参加工作后的一些文章基本上都是技术总结和转载,这部分文章就不再转录了,因为纯技术的文章时效性很强,当年我还在做android1.5的源码,现在已经都android7.0了。
想一下季羡林日记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同)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敢于直接面自己剖析自己也是一种魄力和勇气,谁都不是圣人,就像写代码一样,你只把自己的最终作品呈现,菜鸟们看到之后顶礼膜拜觉得高深莫测,但当你把你是如何思考,如何谷歌如何参考其他人代码如何抄袭的过程完全呈现,这才是真实的编程。而这个思考(或者抄袭剽窃拷贝模仿)的过程,我觉得更有借鉴意义。
举个例子,假如你得到一次采访马云的机会,他说2个问题只能回答一个
1、我可以让你看一下,我马云的银行账户里到底有多少钱
2、我可以告诉你,我马云是如何有这么多钱的
我想身为一个努力奋斗的有志青年都想知道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而我的博客和成长历程记录下来的原因,首先是剖析自己直面自己,其次是给我女儿或者后辈看一下,因为成长的客观环境因素,所以对我女儿的参考意义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