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
《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善知识,能够摄尽所有亲近意乐的关要。
九心,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如铁围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秽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若能以此九心亲近具相善知识,必能获得成就。
丑二、广说分五:一、如孝子心 二、如金刚心 三、如大地心 四、荷负担已应如何行 五、摄义并引传记说明即彼九心摄之为四。
亲近乘事善知识,就是要依止上面的9种心念,全然的去亲近和同事善知识。所谓的亲近,就是要像侍奉父母一样的去对待师父,言听计从,所有能做你师父的老师,都是有大修为的老师,敬重老师,就是敬重知识。我们中国人对尊师这点已经脱离了很多,弟子规开篇即说“首孝悌,次谨信”将孝放在了前面。
对于孝,弟子规第一篇 入则孝 就给我们讲道了很落地的关于孝的行为指标。而华严九心对于孝,更有一番见解: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舍弃自己的自由、将行为的权力都交给上师、随上师安排的善心,就是如孝子心。)孝子不论做什么,都不是随自己的意愿,唯一是看父亲的脸色、随父亲的意愿而行,这叫“观父容颜、随父自在”。同样,弟子也应观察善知识的容颜行事。
对于孝,在宏村西递敬爱堂上朱熹的手笔,让我们更直观的知道孝,应该是如何奉行的,他必须是对父母和教师的敬仰之心,事承之心,坚定不二的金刚心, 全然承载和吸收的大地之心,师父的每一句话,都是种子,都种在心田,并且扎根和落实。所谓荷负担,就是能知道父母老师的担当,并主动随事,有所担当。
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把孝行事的非常好,是真正正正,从心而发的对老师的那个孝心,坚定不移的追随心。我们可以从颜回的典故中,了解他是如何践行九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