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瑞:活着就要不断探究自己

一个人,不行吗

最近在读曲家瑞的《一个人,不行吗》,感触颇深。曲老师的文字甚至让我时不时感叹:活明白了的人可真酷啊。

她说:寻找自己是人生必要的快乐旅程。但寻找自己究竟要花多少的时间呢?其实没有一定。我甚至觉得人一辈子活着都在探究自己,我们就像一座丰富的宝藏,不断地挖掘,你就会看到很多面向的自己。

这段话让我想到了杨绛在《洗澡》中说的:假如人是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寻找自己、探究自己当然不易,但是如果我们有决心,还是能够与“令人惊喜的那个自己”相遇的。当然,仅有决心还不够,你要速速行动起来。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一段茫然的岁月。我何时能摆脱父母的管制?未来我要干什么?我想干的事情一定能干成吗?这个世界是否会对我温柔、友好?一连串的问题会在某个时刻冒出来,但年轻的我们根本不能解答。

于是我们拼命求助于外界——家人、朋友、师长甚至星座、占卜等等。曲老师在书里回忆她这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时,甚至提到了频繁找路边摆摊的算命相士,以及传说中著名的命理大师等经历。她期望这些人能为自己指引明路。

但是效果呢?不用说我们也能猜到。最终让她答案的途径是“内省”。她承认当进入三十岁之后,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如果不能好好把握接下来的十年,人生似乎真的就要完蛋了。

于是,她开始反复问自己那个著名的“门卫问题”:你是谁?要找谁?这种连续不断的自我追问,使她不再愤世嫉俗,转而反省起自己为什么没有长进来。

她开始醒悟,觉得过去的自己把一切看得太理所当然,也不再抱着“人生就是及时行乐”的态度,大手大脚地买鞋买包、吃喝玩乐,而是开始省钱。最终,她掌握了自己的经济自主权,使自己成了一个能为自己负责的大人。

看曲老师的这段内心独白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意义。因为今天的年轻人也常常面对这种生活情境:读书时一切花销靠父母,工作后好不容易有了收入(且不说赚多赚少),却仍然延续了“月光族”的命运。这就难怪让人觉得“自尊心很低”了。

另外,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曲老师紧紧抓住画画这个兴趣不放。她说:借由持续地画画,我得以抒发自己的情绪。这给了我信心,让我认同自己,也帮助我找到人生的答案。对于曲老师这段话,我深表赞同。

面对严肃的事业,我们也许永远到不了自己理想中的高度。但是面对兴趣,我们却可以一直心甘情愿地沉浸和钻研下去。因为兴趣不仅可以在闲暇之余打发时间,更可以陪伴我们,甚至让我们发现更深层面的自己。

正如今天好多白天上班、夜晚码字的人一样,谁知道持续写下去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呢。虽然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大家纷纷关注变现的话题,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呀。所以,我们还是寄希望于通过这个过程,发现与自己好好相处的某种方式吧。

有人夜半赶考忙,有人辞职归故乡。有人正新婚燕尔,有人为情投湖水。寻找自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要急火攻心,丢了初衷。愿我们都能各得其所,不枉来此丰富多彩的世上走一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秋雨些许微凉,淅淅沥沥,密密的斜织起一张灰蒙蒙的幔帐,湿润了的青石板还倒映着她的身影,我就在路的这头,孤独的看着她...
    郭白泽阅读 5,502评论 2 8
  • 其实我觉得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笑话 小学时候无所事事,挥霍人生 中学时候应试教育,忙碌一生 大学时候不知不觉,混沌此生...
    知鱼君阅读 1,540评论 0 0
  • 今天是我们分开的第二天,我很不习惯没有你的生活,很突然的是,我以后再也不能对着你撒娇了,累的时候也不能和你说一...
    傲娇玲阅读 4,66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