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严肃又强大的事物,那就是意志。凡是拥有意志的人,终将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就像王君老师,她用数年来如一日跑步的精神,坚持耕耘在青春语文的路上,不仅自己跑在前面,更带着诸多热爱语文的人一起为语文教育播种着。
直到现在,我还沉浸在幸运的喜悦里,我这个苏北县市里的小语文老师竟然能被王君老师收入到青春语文的队伍里。
年会的那个晚上,君姐给我发来一条信息:海波,想跟你约个稿子,明天晚上留下来一起谈谈。
难以形容我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一份激动。
那个晚上,我,艳平和忠玉她们五个,听从君姐的要求,各自领来了任务。
昨天收到了这本样刊,仔细翻阅自己的文字,虽说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遗憾,但心里颇觉自豪,就像凤云说的,这是我做过的最大的事了。
今天,看君姐把我们的群名称改为“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并布置了新的任务,思考18年的青春语文课堂,心里真是感动极了。
看到她们几个在群里发的对课堂的思考,颇觉惭愧,这么多年,对课堂的思考不少,可是用文字留下来的像样的课堂实录和课文案例却没有几个。从现在起,要好好研究课堂教学,好好写几个课例的分析,不能忘记一个语文老师的本,至于那些工作,就交给愿意去做的人做吧。
越来越觉得每一个致力于研学的人,都是善良而单纯的人,没有功利,没有私欲,有的是对学术满腔的热情和爱,相处的关系简单而美好。
去年的十月,在观望了湿地语文公众号一年多以后,我终于鼓起勇气投了稿,担心一篇稿子选择性太窄被拒,每次都是三篇五篇的投,时隔不久,就收到了采稿通知,稿子一采用,仿佛就有了更大的写下去的动力。起初,叫湿地随笔,后来,他们改为“海波随笔”,再后来,尹东和晓琳老师说,“你的文章可以够用两个月的了,我们为你开通了专栏,文章刊发的时间固定在周五。”
从此,我在湿地的专栏就这么创立了,时间走得好快,不觉,一年了,一年的时间里,我没落下一期,每周一篇准时推送。因为在湿地 的专栏,我收获了全国各地很多语文老师的关注;因为湿地的专栏,我被君姐收入到青春语文的工作室;因为湿地的专栏,我得到了多位编辑的厚爱,发表了多篇文章;因为湿地的专栏,我萌生了一个语文老师的写作梦想;因为湿地的专栏,我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被束缚的人,更是一个没有多少写作水平的人,真的从心眼里感激湿地语文为我开通的专栏,让我的那些或随意,或凌乱的文字得以安放,也感谢天南地北的老师们对我的包容。
今天,看到君姐改的群名称,看到忠玉、艳平、凤云、春霞、秋备关于青春语文聊的热火朝天,我仿佛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团队力量,她们说的群文阅读,她们说的精彩课例,我会好好努力,向她们的方向追随,亦不辜负君姐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