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游胡雪岩故居——厨房篇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阿庆嫂的唱腔一直在耳边回荡。什么是七星灶?走进胡雪岩家的大厨房,才见识了七星灶。七星是七个锅的意思,灶台上三个大锅,四个小锅。大锅为主锅,用来煮饭做菜,小锅用来盛水。劳动人民真有智慧,设计出这种既好看又节能的灶台。灶面上可以站两人在烧饭煮极菜,而灶底下,则只需一人往炉膛里添火。等饭煮熟了,菜做好了,那四个小锅里的水也差不多煮开了。这个水可以继续加热,直至煮开当茶喝;也可以用来洗碗洗锅,对于有油的锅和碗,用热水洗是极好的。

灶梁上,端端正正地坐着灶王爷,用果品供着它。灶王爷对于家是很重要的,它掌管着一家的祸福和平安。想必胡雪岩每次出门前也定是毕恭毕敬地拜它,对于神灵,他是万分地尊重!

依稀中,仿佛看见胡家的厨娘们和火工们正在忙碌着弹奏着锅碗飘盆交响曲。灶下的火工把木柴和毛竹片之类的薪火往炉膛里添进去,炉膛里便“噼里啪拉”地爆开了,火越烧越旺,火苗不安份的向炉膛外窜出去,火光映红了火工的脸,也映红了他的心。他本是孤苦老人,能在胡家这样的富贵人家安身立命,他的心亦是暖暖的。

灶台边,几个中年厨娘分工有序的合作着:两个厨娘在灶台旁边的长形桌上切着菜,看她们那利落的手势,就知道她们是心灵手巧之人。其中一人,双手开弓,手拿两把刀,在那个圆形砧板上跺肉丁。一上一下,一下一上,看那架势,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士兵,正指挥着手中的利器,欢快地战斗着。厨房里回荡着“咚咚咚”地响声,仿佛雷鸣声,又如战场的锣鼓声,一直响个不停。伴随着这种声音,在灶台上炒菜的厨娘似乎炒得更欢了,手里的铲子不停地在锅里翻炒着,她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该放盐的时候放盐,该加水的时候加水,什么时候盖锅盖,她们就会把那个平锅盖盖上,什么时候起锅,她们就即刻起锅。厨房里已是气雾缭绕,饭菜的香味早已充盈了满间厨房,并且飘向了中堂。。。。。。

厨房的上空,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架,这个木架是用来搁置那些锅盖的。三口大锅有三个锅盖,当它们停止工作的时候,这些锅盖就很占厨房的地方了,于是这些锅盖就被搁置在了半空中的木架上。木架上还绑定着几个欠钩,钩子上分别挂着几串糯米粽子、几只竹蓝。粽子是中国的传统食物,年底了,家家户户都会包上几串,或用来祭祀祖宗,或在春节招待客人,胡家当然也一样,粽子是必备食品。挂着的蓝子,有的是菜蓝,有的则是饭蓝,吃剩的饭绝不会被浪费,就装在那个饭蓝里,留着下一餐吃。不用担心这些剩饭会馊掉,这种饭蓝都是通风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即便是富贵人家,亦是很看重粮食的。

靠墙边,有一个石墩,石墩上放着一个巨大的铜壶,铜壶的上面摆着提子、量斗之类的器具。这个是酒壶还是酱油壶,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个只是厨房的装饰品罢了。在铜壶的两边,一边摆着几坛绍兴黄酒,另一边则排列着几只木桶,这几只桶也许是米桶吧。米桶上边还放着一只饭桶,开饭了,就把米饭盛到饭桶里去,然后端到饭桌上去了。

富豪如斯的胡家,厨房的设计是如此的合理简单,如此的平民化。合理化中不失大气,平民化中不失洁净。想必每一位踏进这里的客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