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在那里看过,说人的身体细胞七年就会完全更换。从2010年开始一边工作一边读博到2017毕业这七年,感觉自己的血肉都经历了几轮的更换,身体、容貌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身体变瘦了也变强健了。容貌也变了,不是那种唯唯诺诺的乖乖女样子,而是变成了我所喜欢的样子。更重要是心理和思想的变化。我自己感觉这几年心变得更强大了。心理上的强大并不是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怕,而是说我现在比较可以不那么紧张地挑战一下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思想则是变得更加缜密、更加包容、更加能接受新的理念。
2010年刚开始读书时,因为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突然感觉时间都安排不过来了。总是感觉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因为事情太多,又不知道从何做起。每天都在惊慌和焦虑中度过。一年都没怎么运动。再加上觉得很累,总是吃很多高糖、高盐和高油的食物。一年下来,体重暴涨到65公斤。不运动再加上暴饮暴食,身体湿气很重,总是感觉不舒服,只要一变天就会感冒。不知道哪天突然开窍,开始注重饮食和运动。刚开始时,跳一套郑多燕都觉得吃力。跳到一半时已是满脸通红,一身汗水。而且因为当时湿气重,出的汗都没有咸味,和水一个味道。就这么坚持了一年多每天一个半小时的运动加上均衡的饮食,体重终于下降到52公斤。现在再跳郑多燕就感觉好像根本没运动似的。衣服也都变成了最小号。有时在想很多人都说读博以后会变胖变丑,但其实读博以后为了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更注重运动,反而瘦了好多。而且由于身体变好,气色和精气神也会变好。
至于学业呢,知识量确实增加了不少。在找到研究方向之前做了基于视频信号的定位、基于音频信号的活动识别、基于图像的梅毒检测、基于Wi-Fi的定位。每天都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做各种不同的东西。做了四年,才决定从图论入手。因为尝试了很多新的东西,所以也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我几乎把Stanford和MIT所有的关于Machine Learning,Signal Processing和Graph Theory的课程都学了几遍。偏偏赶着从2010年开始连着3个学期,每个学期都教一门新课。其中一门是我因为小时候被电过而一直有心理阴影的搭建机器人电路的课,另一门就是虽然大学时考得很好但是一直不知道在讲什么的概率论和随机过程。还有一门数学课,需要重新做课件,整个暑假6月份开始做课件,7月到8月中每周9个小时的课。因为又学了很多不同领域的知识,而且还观摩了Stanford和MIT的课程,所以上课的时候也更加游刃有余。有时候在某个瞬间都会感觉自己像Roger那样有光芒。
在所有课程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Stanford的Andrew Ng讲的Machine Learning。虽然带着浓浓的口音,但是他是我见过的讲Machine Learning最好的人。曾经无意中看了天涯的某个学术界八卦贴,说他太太是计算科学界的女神,比他还要厉害。很多人都说女人干的好不如嫁得好。其实这句话是否成立要看应用于哪个层次。像在邢台那样的地方,我相信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句话是成立的。可是再高几个层次呢?如果没有能力如何能驾驭这些头脑严谨、知识渊博的人呢?前段时间流行霸道总裁文。在那些小说里,傻白甜的乖乖女的身边总有一个对她服服帖帖的霸道总裁。这种大概也只存在于小说中吧。不是说傻白甜吸引不了霸道总裁,只是这种蠢蠢的吸引力太容易消失殆尽。虽然残酷,但是大多数的现实就是这种傻白甜只是能力高的人在一时失意时打发寂寞的工具。有句老话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人类进化角度来看,人本身具有不断向前的意识。但是这个前进的过程又异常艰难,有时需要付出所有的精力,发挥出最大的潜力。那么问题就变成不断向前的人是希望背一个沉重的麻烦不断的包袱还是有一个可以互相合作的好队友呢?
再说一个我这几年思想上的一个与学习无关转变吧。这个事情可能有点颠覆大众的传统认知。小的时候受的是非常符合大众认知的正统教育,觉得夫妻双方中,能力高的那一个如果提出离婚是非常不道德的。而现在,我越来越理解那些通过物质补偿和平理智离婚的人。前年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一对夫妻几年前去美国。妻子非常上进,拿到学位后去了一家大公司工作并不断晋升。而丈夫却只知道宅在家里,多年都没有过语言关,靠妻子养活。最后丈夫觉得没面子,杀了妻子。大多数人都坚持着传统认知,认为两个结了婚的人不管怎样都不能离婚。可是对于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的夫妻,能力高的男方会落得抛弃糟糠的名声,而能力高的女方受损的不仅仅是名声,有时甚至是生命。其实好合好散、与自己旗鼓相当的人一起生活的道理不难懂,只不过大多数能力低的那一方及其亲友执着于不甘心。其实分开对两个人都好。一个喜欢在战场上厮杀,不断打破自己的上限。一个只希望过着一屋两人一子一女三餐的温馨生活。那个能力高的会觉得为什么总是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为什么每天都要各种家长里短?为什么总是关心那些琐碎?而那个一心一意为家操持的人就会觉得很委屈,难道你都看不出我的付出吗?这样的两人如何能过到一起呢?对于那个不断向前的人来说,家务完全可以找家政。我知道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不是人人都请得起家政的。内地的情况我不了解,香港菲佣4000块一个月。我相信有正常能力的人都请得起。对于那个不断向前的人来说,她/他要的是一个可以和自己分享梦想、互相激励、共同厮杀、共享成果的人。而对于那个一心扑在家务上的人,找一个同样向往家庭生活的人不好吗?你洗手做羹汤,他/她感激你的付出。何必将大好年华浪费在那无谓的不甘心上。
其实学习新知识并不是那么困难,我上学的经历就是我能不能学会基本上取决于我想不想学。最大的困难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很多时候很难做到知彼。蛟龙突击队的一位连长龙茂长在采访中曾说朱日和狙击比赛时他们练习得很好,但是还是觉得难,因为不知道其他部队的情况。就是这种不确定性往往是最大的压力。大概因为我是part-time的phd,不用老板发工资,所以我从来都不是他的firstpriority,他也明确地告诉了我这一点。因为不是first priority,我根本不知道我有什么资源可以用,这些资源可以用到什么时候。不错,是可以根据资源来调整自己,可是这个调整的过程很艰难。当一些设备刚刚到自己手上,正打算采集数据时,就会被通知要归还。就连见老板的时间都不能确定。只能时不时地去他办公室看他是否有空。有时刚刚要讲明白某个问题时,因为他有别的事情就必须马上终止。下次见面就要重新再解释。我有时会想如果我是firstpriority的话应该两三年就拿到学位了。可是现实中大概谁都不会遇到那么理想的状况。系里每一个phd都有自己的烦恼。再者,其实通过这种种的麻烦和不确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和情绪的管理也变得非常好。现在越来越喜欢林青霞对刘嘉玲说过的话,接受它、放下它。既然不能改变现状,既然自己的目标只是拿到学位而不是纠结那些自己是否受重视、是否公平,那么只能冷静下来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如果执着于老板怎样不好,如何不公平,最终受损的是自己。系里有些phd有mental issue。有篇新闻也曾报道说是有一半的中国留学生有抑郁症。其实原因就是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太执着于无谓的事情。
除了各种不确定,还有就是老板们平时各种刁钻的问题和个别老板的刁难。很多时候,和他们谈完后第一件事就是怀疑自己的智商。记得曾经上过一个内地教授的课。上这门课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他本组的,只有两个外来的,其中一个就是我。上课提问,他会让外组的回答难的问题,不管你回答的对不对他总是挑毛病,然后说自己组的多厉害,以打击外来人来提升本组人的信心。所以每次都觉得自己是不是以前没上过学或者智商有缺陷。有次作业,他们组的集体商量也没做出来。知道我做出来之后,有的很酸,有的忠厚点儿的表示很佩服。我也就明白,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水平。当时会觉得这个教授人品不好,可是后来想通了,还觉得有这样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也不错。他挑毛病证明自己的答案确实不严谨。而思维严密、表述清晰滴水不漏是一个博士必须具备的能力。曾经因为这门课想放弃读博。但现在看来,人生总是要经历很多的困难,必须一步步征服这些困难,心才会变得更强大。但这个征服的过程确实艰辛,我感觉整个过程就像是得了抑郁症,然后自己慢慢的治好自己。据说科大每年都有一个博士自杀,我想大多数就是没有最终完成这个征服的过程吧。我庆幸的是我会注意一些教授说的一些与学术无关的话或行为。2011年和Roger一起教课,所以了解了他很多,甚至会不时地看到他疲惫和情绪低落的状态。原来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关键是要接受自己偶尔的脆弱,然后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次他情绪极其低落,但在看到学生的一瞬间马上笑容满面,就好像瞬间洒下光芒一样。2012年,Palomar在一堂课上说:“刚刚拿到phd offer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开心,但是开始一两个月后,情绪会急速下降,因为你要应付各种课程,麻烦的老板,找不到方向,发不了论文。当你慢慢适应后,情绪会稍稍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儿去。有时你突然发现了新的东西,会很高兴,但是要不了多久你就意识到可能是哪里错了,或者现实实现不了,你会非常生气。我读博的时候,曾有一次无论如何也出现不了我想要的结果。我就找了一个实验室没人的时候,偷偷的用最笨的手动的方式看我的程序哪里错了。还有一次,我实在太生气了,半夜12点我骑着摩托跑到山上。但是没办法,无论怎样,你还是要回来做好它。所以,相信我,在你开始phd以后,你永远不会再有单纯的开心。”听完这些话我才明白原来所有人都和我一样有悲伤、有愤怒、有迷茫、有自我怀疑。自此以后,虽然有时还是会不断地自我怀疑、不断的不知所措,但是我已能够很快的恢复回来。现在甚至可以非常轻松的讲以前所经历的各种困难。1月份的时候,广东话老师问我曾经有没有想过放弃。我很轻松地用我不标准的广东话说:“有啊!刚开始的时候分分钟都想放弃。有一次,都直接冲到老板办公室了,后来发现他不在。等过了一天又想明白了,就觉得好幸运,幸好当时他不在。后来写论文,不断的修改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发。感觉每天都在经历几轮兵荒马乱和繁华盛世的交替。”我正说得开心突然发现广东话老师眼睛都红了。真的,想明白以后,觉得虽然困难,但也是很好的经历。
这几年各个老板和学生都在不断的帮我刷新我的忍耐力和脾气。答辩时,非常和蔼地回答完各位的问题后,Wai Ho 突然来了一句“You are so confident!”这就要感谢各位老板平时的刁钻问题和奇思妙想了。
其实这几年近距离和各位老板一起工作,也发现了这些老板们并不是以前所想象的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有位老板做科研很厉害,最近对某种重大疾病的研究有了突破。但是我总是感觉他的情绪非常容易有小范围的波动。我也始终忘不了2007年他代替当时的院长给我们上课时紧张地一直转他的戒指。还有的老板有点儿过于自信。他们经受过严苛的教育和竞争残酷的职业生涯,自信是应该的。即使是对于他们不懂的东西,由于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直觉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对的。但有时有点儿过了。论文评审后,评审提出要强调我们的论文和清华某篇的区别。老板开始误以为清华那篇是我们学校计算机系的,所以态度极其谨慎。后来知道是清华的以后说了句:“Wastedmy time!”虽然清华那篇确实不怎么样,但是结论需要在仔细读过文章以后才能得出。个人认为老板这种只听学校不看文章就下结论有点武断和过于自信了。不过即使没读过文章,他的直觉确实是对的。慢慢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缺点,不能单凭一个优点肯定一个人,也不能单凭一个缺点否定一个人。自己也变得更包容,更容易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完美。
从2016年底的时候开始听书。突然意识到有的时候事情发展的规律总是很讽刺的。我喜欢蒙古人,我也喜欢满洲人,但我从没想过我会喜欢明史,会和一个写明史的人有小小的共鸣。而且这个写明史的人和同为70后的罗振宇、度阴山改变了我对70后的看法。
2016年11月觉得特别压抑,想看点儿与研究无关的书,但又不敢看蒙或清的历史,怕太投入耽误事儿,于是选了并不喜欢的明史。在喜马拉雅上听《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和我以往读地历史类书籍不同,当年明月揣摩了历史人物的心里活动。而我读历史书时,习惯将自己放在那个历史环境中。因此,即使我并不完全认同当年明月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看法,但我仍然慢慢喜欢上了明史。而且当年明月是第一个让我改变了对70后看法的人。有个著名的70后,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忠厚稳重。但是可能过于依赖于师长,心理素质在他所处的那个层面有些脆弱。冬奥会上在发挥完美的队友后面出场,出现了两个明显失误。后来做为教练带队参加世锦赛。队员出现了失误,在队员调整之前就大叫:“歪了,歪了!”幸好队员心理更强大,及时调整,仍然完美完成。以前也真正接触过一些70后,有的傲慢自大,有的又自尊又自卑、有的胆小懦弱,有的保守、缺乏进取心,有的勤奋刻苦但过于听话。而当年明月却与我印象中的70后有些不一样。《明朝那些事儿》里把官场上的一切都描写的那么透彻,所以感觉作者是一个浸在官场几十年的、思想缜密、性格谨慎的六七十岁的老头,谁知查过才知道是个70后,写这本书的时候还不到30。他没有我印象中那些70后的自负、也没有自卑,我觉得他一直很好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在孤独中写完了这本书。
我对于《明朝那些事儿》有感触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曾经以为在高考决定一切的前提下,不会有我这种不为考试单纯为喜欢而读考试不考的历史的人。而听完《明朝那些事儿》,我觉得当年明月做的比我更加极致。从他身上我看到了那个读过很多书的自己,也看到了那个读得不那么深入、不那么理论化的自己。我大多数只是看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只有对清初和蒙元初期看的比较深入。和那些顶尖的人比,我时常感觉不管是看历史还是做本专业,我都有点儿不踏实,有点纨绔。而我感觉当年明月把历史读得很透,然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再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明朝那些事》激起我一些共鸣,我理解他在写作过程中的那些情绪。我理解他曾经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孤独。他写书孤独时会去夜市的人群中。而我则喜欢看历史书,去经历曾经的人们所经历的一切。也理解他写完《明朝那些事儿》没有特别的感觉。曾经,我以为我答辩完了会很兴奋,但是我没有,是真的没感觉,就是做完了自已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
2016年12月,小童推荐了《罗辑思维》。虽然罗胖这个文科生可以把科技用人话说出来,但是他的这种人话对于理工科的人来说过于文科生的幻想。不过我还是喜欢他给我带来的巨大的、涵盖各种领域的信息。最有共鸣的就是罗振宇对于改革开放的总结:“我们挂着吊瓶也跑完了这场马拉松。”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都带着一身伤痕,跌跌撞撞地向前跑。没有人可以保证不犯错误,没有人可以保证过程完美无瑕,但不管怎样,我们一直向前。
第一次听韩磊唱《花开在眼前》时,还觉得他把小情怀唱大了。后来知道这首歌是吴晓波和罗振宇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写的时,才觉得韩磊唱的刚刚好。我们每个人都有小情怀,这许许多多的小情怀汇聚成所有人共同的大情怀。
这七年来有六年都在只读书工作,没有时间关心其他的事。当我现在向外看时,发现这个世界已变得如此精彩。科技使来自于不同源头的信息以各种便利的形式传递给许许多多的人。这一年来,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度阴山的《帝王师刘伯温》,由同为68年出生的吴晓波、莫凡和韩磊分别作词、作曲和演唱的《花开在眼前》,激起我太多的共鸣,带给我太多的新视野。曾经有朋友推荐我看《非诚勿扰》和《奇葩说》。我知道这两档节目在内地很红,但是这七年来我攒了好多书和纪录片等着看,我实在不想把时间花在这些毫无意义的家长里短上。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即使现在我强迫自己看这些节目,我想两三分钟后我也会睡着。在如今这庞大的信息中,我更愿意去看那些可以扩展我眼界、增长知识的东西。当年明月曾说过“能改的,叫做缺点,不能改的,叫做弱点。”除了花时间看点儿有意义的东西,还要改正自己纨绔式的学习。像罗胖说的,即使只是一两句话的感想也要随时记下来。
这几年来的经历让我更有信心去承担自己将来要承担的责任。很多人怀疑我曾受过感情创伤,所以一直没有男朋友。其实真没有。根本没有过男朋友的人如何会有感情创伤。一直没有男朋友一是因为我还没有遇到过可以成为男朋友的人,再一个就是以前觉得自己承担不了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尤其是对小孩儿这种小生物的责任。两人相处就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不仅仅是有感情就可以了,还需要包容、支持、相似的认知水平、相似的思想和很多其它的因素。还有就是刚来香港时,看着那些流利地操着多国语言、活泼、坚强、独立的小孩子,觉得自己都有可能在某些方面都不如这些小孩子,又如何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呢?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现在感觉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了。虽然我妈说我在这方面发展得比较晚,但我不觉得。虽然我的年龄在大多数人眼里确实很大,但拿一生来看,我觉得刚刚好。也许不结婚、或者没有小孩儿会像吴仪说的那样有一点遗憾。但与遗憾相比,我更不想让自己生活地像我所看到的那些鸡飞狗跳的夫妻一样。虽然现在流行各种陪娃写作业、吼娃的段子,但每次看完这些段子,我心里都很难受。其实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也许父母不经意地一吼会造成他/她一生的阴影。在小孩子出生前,没有人问过他们是否愿意来到这个竞争残酷的世界。作为父母,既然让他出世,就有责任陪伴他/她成长。与遗憾相比,我更愿意让小朋友生活在一个平和理智的环境中。所以,虽然我现在可以承担这些责任,但我不觉得在条件不成熟时婚姻和小孩儿是必需品。
从去年底开始,很多人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目前还没有。我的习惯是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搁置。这七年来太累了,放弃了自己的很多爱好,所以目前只想缓一缓。与个人爱好相比,科研排不到前几位。现在只想看一直想看而没有看的书和纪录片,画自己喜欢的花样滑冰选手,写一直想写都没写的文章。这七年经历了太多以前不曾想到的困难,成长了很多,变成了以前从未想过的那样的人,有时甚至在某个瞬间会觉得自己也有一点小小的光芒。Mao Asada在采访中对于自己从2011年到2013年的经历曾说:“这几年我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我也提高了很多。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没有经历过这些。”磨难艰辛,常常伴随着泪水和苦涩。可是如果不经历磨难,很难体会到达到更高一个层次的真谛。所以虽然暂时搁置科研或事业的发展,但还是会保持不断地向前走,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与全世界做生意》中,德清说:“让牧民在自己的土地上享受自己创造的价值。”张仁武在大学毕业册上留言“去远方吗,朋友?趁光阴更好。”我坚信继续努力前行,去远方,经历让自己成长的磨难,享受得来不易的成果,光阴会越来越好。
�0���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