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重读了渡边淳一的《失乐园》,表面之下的肉体之欢,蕴含的却是绝望尽头的孤独。
01 永恒的孤独感
《失乐园》中的男女主人公久木和凛子,选择了用最直接的肉搏——以性爱中的高潮结合来抵抗人世永恒的孤独。
久木和凛子相遇之前,其实已经陷入了各自生活的“困境”。
久木到了职业的尽头,被调到相当于养老的闲职部门,失去了升迁的希望,进入到等待退休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家庭关系中,独生女已经出嫁,与妻子的关系不再亲密。而凛子,一个寂寞少妇,没有孩子,没有工作,没有体贴浪漫的丈夫,她唯一的寄托除了家里的猫,就是出于个人爱好在书法协会的兼职。她年轻有才华,却被家人和丈夫看成一具花瓶,她热情有活力,却被当成宠物一样眷养。
正是因为同样生活的落差与不被人理解的孤独,久木和凛子的相遇,才会迸发出惊人的相知相惜。
而当他们的关系一步一步从偷偷摸摸到不再遮掩,进而挑破与周遭为敌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他们逐步认清然后撕碎笼罩在自我身上掩饰孤独的那层保护罩。
凛子在高潮的顶峰时说:好可怕。那是她发现了人性对于孤独的恐惧以及这种恐惧必然伴随一生的绝望。
所以她必须一次又一次的通过性爱的高潮来确认自我的存在。没有什么比在爱人怀里得到极致的满足更能确认自我的价值了。
久木也在职业和家庭的走投无路中,逐渐意识到所谓依靠真爱来反抗世俗的渺小和乏力。他五十多岁了,同事的死亡、女儿的责怪、妻子提出的离婚,更加重了他对生命的悲观看法。
他发现没有什么能比性爱的方式让两具肉体结合得更加紧密了,尤其当这种肉体的结合还上升到了灵肉合一的境界时。只有这个时刻,他们才不再孤单,而在高潮中死亡不分开,在他们看来,则是永远不必再从巅峰跌落到深渊的唯一途径。
没有人能被完整理解,没有人能够摆脱孤独感,尤其是狂欢之后的空虚和失落。
对婚姻的绝望,反过来大大加剧了他们对爱情的企盼,最终变成“永远相爱永远热烈”的极致企盼,从而踏上死亡之路。
因为本着对爱的极致追求,所以才有了各自极致的表达方式。
02 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没有永恒的爱情,没有永恒稳定的幸福婚姻状态。爱情是美好的一个一个时刻,有些逝于变化,有些逝于变故,总会消逝。生命的长度越长,这种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们记忆以来交口相赞的美好爱情,譬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又譬如杨贵妃和唐明皇、顺治帝与董鄂妃,不管是文艺作品中,还是现实生活中,美好纯粹的爱情往往伴随着短暂,而细水长流的陪伴和忍耐才是一生。
永远不变的是改变。
我一直很喜欢香港导演陈果的电影《香港制造》,这部获得过金马奖和金像奖的电影有一句台词,它说:世界变得太快了,当你自己来不及改变时,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当你意识到这种变化时,它又变了。
《失乐园》的久木和凛子面对无穷尽的永恒改变,他们寻找到的是一种特殊的“胜利”方式,即选择另一种永恒——死亡。
之所以选择死亡,是为了不再改变,是要让爱情永远停滞在绚烂盛开的状态。因为他们在俗世中已经失去了原本可以依靠的伦理道德体系,也失去了可以充当精神支柱的人生信仰,所以面对人事变迁,只剩下了绝望,以及与绝望相伴的死亡。
与其说他们是为爱而死,不如说他们害怕世间无穷无尽的改变,人心的莫测,人性的深渊。既选择了“特立独行”的生活,却又无法承受孤独无望的余生。
03 对绝望的反抗
《失乐园》中的男女正是意识到了一种根本无法抗争的绝望,所以选择了死亡。已经失去俗世信仰的他们发现唯有死亡,可以让爱情和幸福的瞬间定格下来的。
年轻的时候看《失乐园》,大多时候会为其中大量的性爱描写脸红心跳,也为男女主角的自杀殉情而痛惜,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置信,觉得他们的爱情太过疯狂,不至于如此。
现在过了而立之年再读一遍,才发现,他们只是太过于孤独,太过于绝望。首先是陷于不伦情爱关系之中,其次已经领悟到就算各自离婚重新组合,谁也保不准日后哪一天倦了淡了,又再重蹈覆辙。最后,是他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不论是谁,终究无法完全懂得和了解对方,即使有,也终会成为过去的一瞬而已。
三层绝望之下,他们决定走向另类的反抗:只有紧紧结合的肉体和高潮,才足以表达进而抵消他们灵魂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所以,世人若想战胜绝望,除了失乐园般的死,也就只有死守住一份信仰了。
不管你信什么,信则灵。
鲁迅说过:因为绝望而反抗者,远比因为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所以,《失乐园》中的生与死,终究不过是一掌两面的选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