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好多父母一筹莫展、眉头紧锁,内心充满了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和恐惧。那么,你眼前的孩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先来听三个寓言故事。
第一个寓言故事,来自法国寓言家拉•封丹的《雕刻家与神像》。一位雕刻家遇得一块极其有价值的大理石,他打算把这块大理石雕刻成一件完美的作品——神王朱庇特,把神王朱庇特雕刻的栩栩如生,让所有人在雕像面前心怀敬畏,震撼所有人的心灵。当雕像完成后,雕刻家看到自己的作品,真的被吓傻了,他成了第一个被自己的作品吓得魂飞魄散的人。
每一位父母都是生活中的雕刻家,都想要塑造一个完美的作品,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最优秀的人。因为追求完美,所以面对孩子的一丁点的缺点时,内心里都会忐忑不安。看到孩子不写作业,心里会想,孩子不是厌学吧?看到孩子玩游戏,心里会想,孩子不是网瘾吧?看到孩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门,心里会想,孩子不是精神有问题吧?这些都是我们不想要的,可是一直盘踞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就是通过潜意识的强大力量,最后把孩子雕刻成了我们担心的样子,最后的作品跟我们心里恐惧的状态一模一样,结果,把自己吓得魂飞魄散。
第二个寓言故事是我们都熟悉的《叶公好龙》,叶公把家里四处画满了龙的画像,逢人便说自己喜欢龙。当有一天龙真的出现的时候,叶公吓得魂飞魄散,对着真龙说:“我喜欢的是我想象的龙,不是真正的龙,你快走吧!”
每一位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都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了一个好孩子的模样,我们想象的孩子应该是乖巧听话、努力学习的样子,当家中真正的孩子来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傻眼了,怎么现实中的孩子跟我们想象的孩子差距那么大呢?我们是真的爱孩子吗?我们是爱想象中的孩子还是爱现实中的孩子呢?
第三个寓言故事,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不喜欢现实中的女人,他擅长雕塑,于是他用乳白色的大理石,按照自己心中喜欢的女人的模样,雕刻了一尊雕像,雕刻完成后,他看着自己心目中的完美雕塑,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的作品。女神为他的爱所打动,于是赋予了雕塑生命,让她成为了皮格马利翁的妻子。
我们对于自己的作品,也就是我们的孩子,如果能够怀着一种真爱,能够跟孩子之间有真实的情感流动,不管孩子是什么样子,我们都能真正爱上这个孩子。雕塑孩子的过程中,爸妈的眼睛就是刻刀,能雕刻出什么样的作品,跟爸妈的眼睛有直接关系,爸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就能通过眼中爱的流动,将自己的孩子塑造成一件完美的作品,并且像皮格马利翁那样深深地爱上自己的孩子。
父母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欣赏素养,让自己从拉•封丹笔下的雕刻家,变成希腊神话中的皮格马利翁,让自己面对自己的雕刻作品时吓得瑟瑟发抖,变成无比的热爱自己的作品,不再像叶公那样,只是喜欢想象中的孩子,我们要看到孩子真实的样子,并且真正地喜欢他的样子。
孩子是神像,父母就是雕刻家,能不能把孩子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体现的是父母的教育鉴赏能力。从艺术家的角度看,一个艺术作品的成功,就是看它是否具备,唤醒参观者情感和想象的能力。如果眼前的孩子能够唤起你美好的情感,唤起你的想象力,那么孩子的未来就有无限的可能性,孩子在我们的心里就是一件完美的作品。如果我们在创造作品的过程中,没有对作品做出有情感地回应,每天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点和毛病,就没有办法可靠地理解孩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孩子最终就会成为让我们恐惧的样子。
想要遇见更好的孩子,我们成长的方向是提高欣赏和修养的能力,正面积极地想象、欣赏自己的作品,才能赋予孩子旺盛的生命活力,孩子才能活出你希望的样子。
欣赏包含两个要素——情感和想象。情感会给我们提供传导的动力,我们真挚的情感赋予了作品,相当于给作品提供了向你传导某些意义和价值的动力,不断地把美好的东西传导给你。想象什么,孩子就传导给你什么,孩子会向着你想象的样子成长。父母通过欣赏孩子,借助理智去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意图,并把种种可能性放到心智之前,不用分析的形式代替情感,体察孩子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他的功能价值。
一个有教育欣赏能力的父母,同样能让孩子意识到,父母传递的东西中隐含着各种可能性,并且让孩子产生去实现这些可能性的愿望,这就是雕刻家与神像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