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育工作中要想能够正确的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够想办法解决,这需要一种方法——换位思考,这种换位思考是平等,是宽容,是理性,更是一种智慧。
对于学生出现问题,我们又该如何去批评和教育他们呢?一要让仁爱铺路,我们才能批评的理直气壮;而要让人格添翼,我们才能批评得富有智慧;三是理智掌舵,我们的批评才不会迷失方向;四是让唤醒立本,我们才不会过于“急功近利”;五要让平等坚守,否则“爱的天平”也会出现倾斜。
什么才是智慧的爱,有效的爱呢?首先,我们 要爱生如人;其次,我们要爱生如生;其次,我们要爱生如友,更深层次上,我们要爱生如子。如果我们的爱再进一步升华,我们要爱生如己。
著名的教育家巴特尔曾经说过:“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很爱学生,就别抱怨太多,挑剔太多。爱是宽容、爱是欣赏,爱应像泉水静静地流淌。爱是有温度的,我们不能让爱的温度过低,我们也不能让爱发烧,使学生感到窒息。我们要让爱一直处于一种恒温的健康状态。
2
马克.吐温吐温说:“一句恭维的话足能使我们生活两个月。”表扬是一种欣赏,是一种激励,是爱的最佳表现形式。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有时甚至比发现优秀生身上的优点更有价值,哪怕你对他们有一丁点优点加以肯定和表扬时,他也会感到你重视他的存在,也会变得很信任你。信任可以给人无穷的力量。
表扬一、要具体 二、要真诚 三、表扬要适时。第一,表扬是要把学生哪个地方做的好,表扬的要具体,用表扬指导学生的工作远比纯粹的说教更加见效、并且更显管理之艺术。第二,表扬引领学生进步,要比空荡荡的大道理要好的多,这也是表扬的魅力所在。第三,善于用表扬这剂“良药”,定能让工作变得轻松有效。也能让学生像花儿一样幸福绽放。
没有表扬便没有教育。批评和表扬都是教育。批评是对学生行为的指责,表扬是对学生行为的认可和对他们行为的激励。表扬的习惯会让我们投入很小的“成本”,却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
3
对于学生的小的错误,我们有时候即便看到了,也要装着没看到,然后昂首走开,这样也能达到教育的效果。“视而不见”是理解和宽容,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同时也提供给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宽容是教师的首要素质,反应过度,也是导致现在许多教师工作无乐的的重要根源。
4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我们应该牢记:人的成长,永远不需要像速生杨!我们要持续关注的还不仅仅是“问题”。对好的现象,能对学生起到持续教育或养成习惯的教育话题,也需要我们的持续关注,我们适时地关注学生的反应,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适时地调控等,其中包括对事件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持续关注,离不开两个基点:一是爱心,二是智慧。
5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而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兴趣差异,认为他们的好动、贪玩乃至犯错都是他们的天性所致,,那么我们就会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期待,甚至会觉得他们的一些错误还蛮可爱。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有时候为“坏”学生撑腰,不是包庇,而是信任和期待。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一旦我们为学生撑腰了,我们将会看到他们眉飞色舞,兴高采烈”,受宠若惊。他们也会开始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也是好孩子,自己同样可爱聪明。他们也会努力地把自己当做好孩子来“培养”。
在天真、烂漫的年龄,上苍让他们拥有了“犯错”的权利,这种权利,正在于他们都会走向各自心中最好的自己。请记住哲人说过的话:假如我们边不回孩子,就进不得天堂!
真正的老师,是学生生命中的一盏灯。
表扬是一剂良药,它要比很多的大道理的效果来的更好。爱学生,就要不抱怨太多,挑剔太多,爱是宽容、爱是欣赏,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我们自然也会被爱温暖。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一次爱的大讨论,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都可以让爱传递。
教育这项慢艺术,需要坚持不断的修炼,才能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和进步。真正的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生命的指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