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桥的字源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字?出示桥的演变过程。
2.课件出示各种桥的图片
3.1400多年前,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并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这座桥叫什么?(不是赵州桥图片)
4.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两遍。相机指导书写“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一的1.2.3.4题,纠错正音。把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词语,同桌互读,相互检查。结合语境学习多音字“爪”。(预习5)
4.相机指导部分词语。
设计意图:字词的落实是学好课文的关键,此环节检查预习情况,重点要求学生读准生字新词,从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品析课文,理清内容
一、自由读文,梳理结构(出示预习二的第1题。)
(一)出示预习题1.
(二)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1:第1自然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历史等基本情况。
预设2:第2自然段是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来写的。
预设3:第3者那写了赵州桥的美观。
预设4:第4自然段写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三)总结学习方法:我们根据图表学会抓关键词提炼主要内容,很快就知道文章写了什么。
二、学习第1自然段
(一)自由读第1自然段。
(二)出示预习二的第2题。
理解“世界闻名”。指导朗读本段。出示“赵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学生齐读。
学习并指导书写“智慧、历史”。学生连写,作业展示。
“慧”:上下结构,下面的心字底要写的扁些、宽些。
“史”:独体字,“口”要写得扁些,撇、捺要写舒展。
小结:赵州桥之所以世界闻名,是因为它凝结着无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从学习到学会课堂上延续纸的发明学习方法?根据图表抓关键词,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出示预习二的第3题。)
1.指名读,想想赵州桥的雄伟体现在哪里。学生交流。
2.学习第二自然段中的第二句话。引导学生体会抓住重点词语,“长50多米,九米多宽”,这里用具体的数字来表现赵州桥的雄伟。
3.学习第二自然段中的第3句话。
你又从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全部用石头砌成、横跨、37米多宽”。
4.解赵州桥的坚固。
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赵州桥的坚固的?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句子。
5.理解“创举”。
讲解创举的意思,指导书写创举,学生交流“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什么?
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也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雄伟、坚固”,围绕中心句品析词句,在比较中感受赵州桥的特点,这一环节既关注了段落的结构,又品味了语言的精妙。
6.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节课主要了解了赵州桥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理解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赵州桥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赵县、河北省、石匠、设计历史、而且、智慧)
2.校对、改正,再齐读词语。
3.学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找出赵赵州桥两大特点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听写词语,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二、品析课文,学习方法
(一)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出示预习二)
1.找出描写赵州桥美观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可不可以换成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坚固呢,为什么?
预设:不能。因为坚固是第二自然段表现的,赵州桥的特点美观是第三自然段赵州桥的特点,所以不能交换。
3.这写了龙的几种姿态,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说。
4.课件出示,赵州桥石栏上精美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5.指导朗读。
这么美的图案,你们能读出来吗?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同桌做动作朗读。
6.仿写。
师生对读。
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美观,来感受赵州桥的特点。同时设计仿写练习,“这一段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清楚的”,进行表达训练。
二、夸一夸赵州桥
1.用上世界文明行为创举美观,夸一夸赵州桥。(预习三)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身份,该如何向别人介绍赵州桥,练习用词语说话,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三、感受智慧,激发自豪感
1.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怎样评价赵州桥的圈画出关键词语,再读一读吧!(出示预习二)
2.讲解“遗产”,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觉得赵州桥还是一座怎样的桥?
4.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其他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再来齐读一下最后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