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做:“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个妈”,这里的“妈”,泛指所有以爱为名、用物质绑架女儿婚姻的家长——题记。
文/枫丹白露
01
辛是个漂亮、出众的姑娘,父母就这一个女儿,真是捧在手里怕化了。对于辛的婚姻,父母简直觉得谁都配不上自己的姑娘。妈妈说:“我不能让我女儿遭罪,一定要给她找个好人家。”
辛先后交往过两个男朋友,第一个是单位的司机,一个普通的小伙子。两人在一起接触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感情。但辛的父母极力反对,不屑于男孩本人和家庭的平庸,辛的母亲更是几次三番到男孩子家去作闹,气得男孩父亲几乎犯了心脏病。即使这样,也没有拆散辛和男朋友,反而使两个人关系更加紧密。
辛的父母又使出第二个杀手锏,对辛采取冷落政策,每天对辛横眉冷对,甚至出口羞辱。辛长期在这种情绪的折磨下,一看到父母冰冷的脸就觉得心情紧张,本来明媚开朗的女孩子也越来越忧郁,甚至产生了厌世的念头。
男朋友见辛为自己承受如此大的压力,也倍觉煎熬,小伙子的情绪同样频临崩溃。最终,两个相爱的人在沉重的压力之下分手了。
分手两年后,辛才逐渐从这段阴影中走出来。这时候在公司的一次联谊会上,一位年轻的代理商对辛一见钟情。小伙子从人品、外貌到能力都非常优秀。在小伙子痴情的追求下,辛的心也被融化了,两人开始正式交往。
因为小伙子在各方面的优秀,辛这次大方的带男朋友见了父母,也许是小伙子的确不错,也许是因为前一个男朋友分手后,辛所表现出来的颓废,父母竟然同意了辛和这个男孩子的交往。原以为,这段感情会得到父母的认同和祝福。可过了几个月后,父母开始挑剔起小伙子:文凭不够高,刚刚是个本科,我们的女儿这么优秀,起码得找个博士硕士毕业的;经济基础不够雄厚,事业刚刚起步,我们的女儿跟着他到什么时候才可以过上好日子。于是辛的妈妈提出“约法三章”:
“结婚之前必须购买婚房,房款需要一次性付清,房产证上必须加署女方姓名;婚后的生活费一律交由女方管理;婚后女方不能和公婆住在一起,逢年过节要在女方家度过。”这些条件让年轻的代理商感觉招架无力。
幸福岂能靠定制?纵有家财万贯又怎抵携手共进?!
眼看着在父母对小伙子逐渐的冷淡之下,一对有情人又重蹈覆辙被辛的父母拆散了。
有一天,辛给父母留下了一份遗书,大意是:“我不是父母的牵线木偶,你们在所谓的为我着想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我心里的感受。如果我自己的感情都不能由自己做主,那么我宁愿把你们给我的生命还给你们。”幸好发现及时,辛被抢救过来。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人生,作为父母适当的指导是必要的,但对于别人的人生,任何人没有权利做主,父母能做的,更多的是尊重和祝福。
02
美丽的吴倩在母亲的牵线下,认识短短三个月就嫁给了一个所谓的“大款”,婚后刚半年,吴倩就发现老公在外面包养了一个情妇,她哭过闹过,丈夫甩给她一摞钞票和一句话:“你不就是冲着钱嫁给老子的嘛!钱老子有的是,以后每个月给你,老子的事少管,不愿意就滚!”
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才唯有、也只能看重物质。
我不是个单纯提倡有情饮水饱的人,但没有情感只有物质的结合是最冰冷的。
如果感情和物质放在婚姻天平的两端,起码感情应该是能保持平衡或更重的那一个砝码。
家长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一厢情愿的认为为女儿将来婚姻提前奠定物质基础,就是为女儿争取了幸福,唯独忽略了:婚姻首先是以情感结合为基础的构成。
在继“丈母娘推高房价”之后,丈母娘现象已成为当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婚恋关键词,它触及了人们的现实焦虑。
在当今缺乏安全感的社会生活中,丈母娘要求高些可以理解,但某些丈母娘以短视、缺少发展的眼光看待“准女婿”的未来,将婚姻的一切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完全忽视了情感在婚姻中的作用。
如今势利、功利的择偶观已扭曲了一代人的婚姻生活,如何审慎对待爱情婚姻,不让爱情被物质绑架,也不被“丈母娘”左右,是包括丈母娘在内的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婚姻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物质是让生活更轻松舒适的条件。如果有爱情,物质可以去共同创造。感情是基础,物质是保障,没有感情的婚姻最终也会走向破碎,没有物质的婚姻只是一句空话,如果硬要在二者选择最重要的,我倒认为感情会比物质来的重要,毕竟钱财是身外物,有了感情这个基础,共同创造物质并非难事,假设只有物质的婚姻那也只不过是一具徒有外表的华丽皮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