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时,在南方的一个小县城里读的。
有着与长城同岁的灵渠,所谓“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一条三四米宽的河道,沟通了成串的河道,商品运输,,军需物资运输,在古时的作用绝对不可估量!而今的灵渠,更多的是历史价值,旅游价值。它如一个局外人,几千年来,看着历史的兴盛荣衰。
而我的母校,就坐落在灵渠河畔,清晨能听见灵渠公园的幽幽乐声,从足球场往外望,时常能看见打拳的大爷们精神镬烁,树荫下时常有几个大爷以笛和歌。有位大爷总是在傍晚时分拨弄着琴弦,声声古琴音悠悠的传入傍晚在田径场散步的学生耳中,让活泼的青春里多了几分淡然和沉着。
毕业之后,如今回来看,办公楼,逸夫楼都翻新了,焕然一新。操场的旗杆在日光的照耀下泛着银光,神圣得让人不敢直视;鲜艳的国旗和新绿的校旗在旗杆上飘扬;教学楼鲜红的横幅写着激励高三学子的话语;走去从前的教室看了看,学生正在上课,见到窗外有人走过,好奇的将目光投过来,惊得我望了几眼就匆忙离开了,许是太久没有被这么多目光注视过了。
有些东西在不断改变着,也有一成不变的。像食堂的饭菜,还如当初的味道,连价格都未曾改变过,不禁多了几分亲切。
去田径场走了走,有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在做着热身运动,也有的像马一般从我身边跑过,留下几丝凉凉的风,还有的孩子们在踢足球,并不规范的腿法和规则,却在场上酣畅淋漓,享受着青春的肆意。
说起来,毕业其实也不算很久,再归来看高中时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了,却又无论何处都透着熟悉。每走过一个地方都会停下来想想自己当初是怎样走过这些路的,那些时光恍若昨日,却又早已远去。
对母校总是存着依恋,哪怕它变了很多,也还是想时不时回去看看。可能因为它承载了我青春的太多美好吧,才会如此让人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