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二、釋得名(分二科) 未一、問【問:何因緣故,名八支聖道?】 第二科解釋得名,得名聖道的原因。未二、答(分二科) 申一、總【答:諸聖有學已見跡者。】 答裏面分兩科,第一科是總。「諸聖有學已見跡者」:這一切聖人,而不是無學,這是有學的聖人;「已見跡者」:他已經證入了見道的境界,見道位,就是初果聖人。【由八支攝行跡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 他是成就了七覺支之後,還要繼續地用功修行,怎麼修行呢?就修這個八聖道,屬於八聖道攝。「行跡正道,能無餘斷」。「行」:有四種行;「跡」:有四種法跡。這個四種法跡是什麼呢?就是無貪、無瞋、正念、正定。這個無貪、無瞋、是戒、定、慧的跡,是成就戒的道路,成就這個戒,成就這個毘奈耶的一條道路。受了戒而能持戒清淨,就是因為不貪、不瞋的關係;若是犯戒呢?由貪心而犯戒,由瞋心而會犯戒。現在沒有貪心、也沒有瞋心,所以這個戒增上學就會守護清淨了。所以從無貪、無瞋就看出來戒清淨,它是戒清淨的跡。這是無貪、無瞋。 第二個就是正念。這個正念是增上定的行跡,你成就了增上定,就是因為有正念的關係,因為有正念就使令你這個心能夠安住在所緣境不動。有正念,常念、常數數憶念所緣境,心就不亂。那麼這個正念是一種法跡。 其次是正定。你成就正定了,你就能容易成就智慧,所以得正定是正智的一種跡。這是跡,四種法跡。 還有四種正行,四種正行就是苦遲通行、樂遲通行、苦速通行、樂速通行。這苦樂都有遲、都有速。修行人如果他成就了未到地定,在未到地定裏面修四念住的時候,因為定力淺的關係,他就辛苦一點,想要得聖道就辛苦了一點。辛苦了一點,那就叫做「苦遲通行」,他就是慢。這是根性若鈍的話,他就會慢;根性若利也可能會快,苦也有遲、也有速。 若是在無色界四空定裏面修四念住,他並不苦,因為無色界四空定裏面沒有苦。但是根性鈍的人,也是很慢才能得聖道;根性利,也就會很快;也有遲、有速的不同。但是若是得無色界的四空定,定力是很深,但是影響了他的觀,使令這個觀不那麼銳利,所以也可能使令他慢;若是他的根性利,也可能會快一點;所以這裏面也有遲、也有速。 若是得到色界四禪的話,這是樂。這個樂,也分根性有利、有鈍的不同。如果根性利,他就會很快地得聖道,如果根性鈍也可能會很慢,所以苦樂都有遲、都有速。這是四種正行的不同。 這個八支聖道,包括了這些事情,所以「能無餘斷一切煩惱」。這個,「諸聖有學已見跡者」:就是七覺支,已經見到聖道以後,「由八支」:由八聖道所攝的有四種正行、有四種法跡的正道,「能無餘斷一切煩惱」:能夠沒有殘餘地斷除一切煩惱。【能於解脫究竟作證,是故名為八支聖道。】 「能於解脫究竟作證」:對於解脫一切煩惱、見到真理,能夠究竟圓滿地成就了。這兩句話實在是一回事:「能於解脫究竟作證」、「能無餘斷一切煩惱」,斷了煩惱就得解脫,其中的原因,就是能見到無我的真理,才能有這兩句話的成就的。「是故名為八支聖道」。這是總說的,下面別別地說,分五科,第一科正見。(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