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爱哭,老一辈的人总说“再哭,再哭就把你扔到狼窝去给吃了”;中学时读到蒲松龄写的“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渐渐大了,电视剧中若没不出现恩将仇报的桥段就对不起狼心狗肺这个词语。从小到大,狼留给我们的总是狡猾、贪婪、凶残、忘恩负义的负面形象。
然而这部关于放狼归山的电影却给了我不一样的世界观。
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寻到一本名为《我家有狼初长成》,署名李薇漪。李薇漪?谁?作者介绍并不多,简单的“画家”就概括了她的一切。被书名和封面吸引,终究借了,不想也由此入坑,不能自拔。
一口气读完以后,去关注了几个月才更博的李薇漪账号,上网买了矫正版《重返狼群》,逛今日头条时遇到这几个字的文章总是找到知音的感觉;甚至把百度账号也改为“爱上格林狼”;一听格林的成长要以电影的形式播出后,总是有意无意的关注着上映时间。
终于。在同事鄙视居然有人去电影院看纪录片的高压下,独自一人去了电影院。
下班路上堵车,迟到了。猫着腰钻进播放厅,直愣愣的下了一大跳,没记错的话下午购票的时候只有熙熙攘攘几个人呀。
这不叫活着,只是不死而已。
真的,整个电影就是从一个个摇晃的镜头转到另一个不断拉近的镜头;就是从一片片远方延绵起伏的山峦到近处乱糟糟的枯草和雪渣;就是从一个个奔跑的噪音到另一个飘着川普的两人对话;就是一个全程只有一男一女一狼的三人世界。
这样,你还愿意看吗?
说实话,若这是一部我一无所知的电影,我可能会中途离场,就像有人做的那样。
可这其中有比这些糟糕视觉更值得欣赏的地方。
野心是对自己应有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几年前的成都,一直“狼狗”上街了,尘土、尾气、鸣笛、嚷骂、冷金属、步履匆匆的行人把这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小狼吓的瑟瑟发抖。狼妈妈知道该回家了。
在牧民牧场,和几只藏獒结成了小伙伴,本该是深长嘹亮的狼嚎声出口成了四不像的短促低沉的狗吠声。该离开了。
没听格林“劝告”的狼妈妈在一场冰雹中感染了肺水肿,虚弱的整日躺在病床上。焦急的小狼跑前跑后的“嘘寒问暖”,叼来仅有的存粮希望妈妈能快点好起来。
冬季的若尔盖被一望无垠的白雪覆盖,深处草原腹地的爸爸妈妈只剩硬邦邦的压缩饼干,于是饥饿难耐的爸爸妈妈“偷吃”了儿子的存粮。谁想至此以后存粮的老地方总会出现死去的兔子。
再次不停“劝告”的狼妈妈在冻硬的冰地上歪了脚踝,这位狼儿子去几十公里外“牵”了一直牧人放牧时所骑的马回来供妈妈坐。
狼妈妈和狼儿子在白雪皑皑的广袤草原上唱李健的《传奇》,一位是字正腔圆的哼唱,一个是高低起伏毫不示弱的鬼哭狼嚎的高声合唱,逗笑了满场观众。
被保护起来的草原深处,仍然会响起盗猎者的枪声。狼妈妈焦急慌张地赶儿子离开时带着哭腔的声音,让你悲伤而惊慌。
草原山丘上,一狼一人最后相拥的剪影在血红的夕阳下显得孤独、苍凉、绝望而又无可奈何。
这一切就是爱,发生在最不可能的一人一狼身上,让你不再把注意力放在不断晃动的视觉屏幕上。
因为爱,一场跨种族,违常理的人狼情就这么顺其自然发生了。
千里送狼,终须一别。至此一人穿梭于光怪陆离的城市森林中,一人奔跑于充满自由的蓝天下。
我们相识于江湖,终归挥手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