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天性。
焦虑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很小部分)
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想办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理智脑的最高级的策略。学会释放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强大力量,我们就会无往不胜!
机器人与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机器人没有潜意识。
意识分层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作用——模糊。处理各种信息的速度不对等,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而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所以人们总是做着自己不理解的事
元认知
童年的不幸经历,虽然意识早已将其淡忘,但潜意识却始终保留着这些印记,并隐蔽地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行为。
恐惧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视它,它就原形毕露。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领先的群体都有意无意地做着同一件事:消除认知、情绪和行动上的模糊。
潜意识是智慧的,它包含了很多理性无法涉及的东西,甚至包含了人类的集体智慧。
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只取一个全书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
认知至少可分为六个等级,它们最终又可归为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
从被动到主动,这是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工具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焦虑的人很少有“元时间”的意识,他们习惯不动脑子、直接行动,喜欢用饱和的行动来感动自己,想与做的时间配比差距悬殊,他们甚至连一丁点儿深入思考的时间都不愿意花,任由本能欲望让自己迷失在自我满足的行动里。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学习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长也不只需要“打鸡血”、拼意志力。只要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往外走,同时和时间做朋友,你肯定会在不经意间发生蜕变。
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正确的行动往往是反天性的。
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深度学习除了能让我们不再浮躁,能磨炼理智,还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跨界能力的提升。
既是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也是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
·知道信息点
·关联信息点
·行动和改变
孤立的知识就像沙粒,只有关联才能将其聚沙成塔,形成稳固的知识晶体,最终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知识的获取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与自己有关联,以及这种关联有多充分。
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
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
这就是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认知体系,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
个体生命的本质意义就在于身心合一,去觉知真实的生命过程,这其中有禅意、有哲思,也有科学。
于学习而言,保持内在的动机最重要。但相比之下,保持动机这条路其实比打卡更难走。不过,做难事必有所得,因为它更接近成功的要求。当然,仅仅保持动机依然是不够的,想真正获得成功还要学会创造动机。
这也进一步完善了前一节关于打卡问题的思考:想创造全新的学习动机,就得放弃一味打卡输入的做法,想办法直接运用或产出作品,获取反馈。
·教是最好的学;
·用是最好的学;
·输出倒逼输入
·请用作品说话……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刻意练习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更科学的模式应该是: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番茄工作法,因为它符合学霸模式的所有特征: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在初始阶段,强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进入正向的增强回路,你便能拥有强大的行动力——这正是增强自制力、提升行动力的秘密。
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标细化、具体化的能力——行动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撑下才能得到重构。
整个页面分为以下4个部分,呈现“工”字形。
(1)待办事项
(2)计划完成
(3)实际完成
(4)备注
因为做规划的目的并不是让自己严格地按计划执行,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有数。
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自己热爱的事,比行动力本身要重要得多。
认知越清晰,行动越坚定。
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换句话说,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与包容。
好的交流都是客观的、不带主观猜测的交流。
同理,当我们对情绪问题或工作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要一个人闷头苦想,要学会主动寻求外部帮助,借助他人的多维视角来克服自己单一视角的局限。
普通人和聪明人最大的能力差异是什么?是长时间保持极度专注的能力。正如《暗时间》一书的作者刘未鹏所说: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人和人之间的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脑力资源利用率的竞争,你能多开发一个小球的脑力,就多一点竞争力。好在这种差异并非不可逾越,大脑的7个小球是可以被训练的,借助恰当的方式可以让它们目标一致,共同协作。这种理想的训练方式就是冥想。
仅仅知道冥想能让人变得更聪明。
开始冥想,时常练习,你就能渐渐走出情绪困境,成为一个凡事心气平和、稳若泰山的人。
想要快速成为一个行业的高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行业专家交流,直接向他们请教怎么办?阅读。
书籍是传承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极度依赖思考能力,可以说,思考能力是我们立足现代社会的根本竞争力。所以,目光长远的人都会主动、刻意地磨炼自己,尽力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
阅读是为了改变。很多人以为一本书只要读完,读书的过程就结束了。事实上,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这里主要指非虚构类书籍)。很多人的阅读仅停留在表面,读的时候觉得这里好有道理、那里好有道理,读完之后就不闻不问了,然后迅速转移到下一本书中,这种满足于录入的阅读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一段时间之后再去翻这本书就好像之前没有看过一样,所有的痕迹都烟消云散了。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
只要紧紧盯住“改变”这个根本目标,很多阅读障碍就会立即消失。
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
教是最好的学!
运动之后,脑子需要充分接受考验或挑战,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变“聪明”。
所以绝大多数运动者的硬伤就在这里:运动之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
运动更大的意义不在于健身而在于健脑。
无论何时,都要把对方的情绪和意见分开对待,这样,即使在最糟糕的事情中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因为灵感虽然是一瞬间冒出来的,但其背后却是一段生活经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