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边看书、边摘录,摘录一些金句,或者看过觉得很有感悟,很有共鸣的句子。
喜欢书名“还是要相信”,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还是要相信自己,相信爱情。
我喜欢这句话的原因是:在生活中,不管我们遇到任何事,都要相信自己。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哪怕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也要待生活如初恋。比如找不到工作了,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比如失恋了或者离婚了,依然要相信爱情,因为你曾经遇到的人,并不能代表全部,她(他)不爱你,不珍惜你,不代表别人也不爱你,不珍惜你;比如家有青春期叛逆的孩子,不爱学习,也依然要相信未来有一天他会长大、懂事,他会变好。虽然很难,但我们也依然要选择相信,才能更好的活下去,才能过的更好!
读这本书时,能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她真实的写出她的成长,生活经历,以及她为人处事的方式和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境的改变,处事方法的改变等等等等,为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答疑解惑。
陈鲁豫,知名主持人,曾结婚,又离婚,如今50多岁,依然单身,没有孩子。
要不要一个人生活
关于要不要一个人生活,她认为:一个人也是家,也要尽力地活出滋味。
她坦诚:一个人生活,我尽力了,可还是不够热气腾腾,我不是一个有生活能力和情趣的人。
书中说:
我老了,如果孑然一人,会感到幸福吗?一个成熟、独立、单身、没有孩子的事业女性,将来会有幸福吗?
我不知道。在所有的权利中自由的代价是最高昂的。我为我的生活方式付出的是孤独和周围审视的眼神,后者是我最近才意识到的。
我一直以为我近乎自闭地生活着。除了工作,我尽力和世界保持距离,世界也不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更不会有意见。我有点天真。我没有按照大多数人的步伐走,有些自己的坚持,一不留神被生活推着,就成了今天的样子。貌似特立独行地生活着。偶尔高兴时会觉得自己还行,挺好的,而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凄惨无比,当然事后一仰头一出门又是一条好汉,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特立独行的人必须坚强,神经大条、结实。因为这个世界是为身高、体重,样貌,智力,性格,健康状况差不多,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的时间表也大同小异的大多数服务的。所有超出范围的人将承受身为少数派的他人的审视、评判。
关于职场法则
关于职场生存法则,我能想到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在一个团队中,任何人都可以被取代,所以你要尽量提高自己被取代的成本。
二、做一个靠谱的人。可以有性格,但不要任性,因为公司的上司、同事,不是你爸、你妈、你男朋友或女朋友,要撒娇请回家。
三、在你的尊严底线不被碰触的前提下,适度吃苦没问题,暂时吃点小亏也可以接受。
四、在挣扎求生的同时,不要被改变得面目全非,可以学会圆融,但不要圆滑。
我不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只知道我不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不要患得患失,失去自在、自信的能力。
坚持相信,坚持爱,坚持相信爱
你坚持最久的一件事是什么?
有一位读者说,他坚持最久的就是爱自己。这话只在我的痛处,因为爱自己好难,他需要你全然地接受自己。在周遭充满审视甚至敌意的目光中依然能够悠然自得地做自己。并且真心相信自己值得拥有一切爱和美好。而这一点我还没有做到。
我坚持相信,坚持爱,坚持相信爱,这是我生活的勇气和指点。
日常生活里我从不化妆,是一丁点都不化的那种,因为懒,更因为不会,反正我平常的打扮相当随意,夏天我的基本着装就是长长短短的牛仔裤加T恤,裙子大概只穿了两三回,身上一点配饰都没有。
千万别说我是返璞归真,是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股清流,热爱物质并不可耻,只要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自由,只有在不自由的时候才会想起。
有个朋友说,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而心理需求是无限的。我同意。有钱时有人和你分享,没钱时有人为你分担,这是我能想到的终极财务自由。
我一直固执地相信,每天做一件事,并不为什么,就是持续不断地做,也无所谓结果,这本身就是意义。
除了死亡,都还有将来,明日之后还有明日。
“坚持”这个词貌似贯穿了我的人生,可它所串联的绝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我只是以我唯一会的方式,一路磕磕绊绊碰巧还算顺利地走到了今天。反正我不是刻意坚持,我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放弃。也许我是个冷静但执着、理性又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吧,我总是不死心。
年龄就是数字而已,无须骄傲也不必恐慌。
当一切逐渐熟悉,幸福、痛苦的程度都会变,因为已经习惯了。
只要活着,总有翻盘的机会。
所谓崩溃,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述方式。所有的痛苦、撕心裂肺都是可治愈的,是暂时的,是不论时间长短,只要咬牙就一定会度过的一段艰难岁月。所以只要活着,总有翻盘的机会。
有时候想想,做一个悲观的人挺好,比如我。我几乎每天都会稍稍崩溃一下,可是人生无论多艰难,我总能保持良好的姿态,绝不会溃不成军。我失去过,但没有崩溃过。我当然也希望自己不会失去现在珍惜的一切,但我心里明白,如果失去了,我依然可以咬牙静等天亮。
我们根本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我们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我不奢求别人能体会我的痛苦与压力,即便是家人朋友,我只需要他们相信并尊重我的感受,不质疑,不评判,并给予最大的支持。
当然这是我对于他人的希望,反之亦然。同情心与同理心似乎挺简单的,就是以对方最需要的方式对待TA。
我的朋友对我说,如果你相信一件事会有好的结局,那他就一定会有好结果,反之亦然。
我在任何一种亲密关系中都不会太任性,但也不会不任性。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如果在亲人,朋友,爱人面前还不能想哭就哭,还要隐忍压抑,收放自如的话,那人生的意义何在?
当我的底线遭到挑战,当我的信任和爱不被尊重,遭到背叛,无论多痛多难,我绝对会百分百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爱谁谁。
爱和厮守不容易,它需要两个人共同的诚意和努力,单方面的委曲求全、装聋作哑,于事无补。
我爱你,希望你也回报同样的真诚。如果你做不到,那很遗憾。日子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忍和演的。
相爱也许始于外表,而只有灵魂契合,彼此需要,爱才可能延续。
最好的爱情,也许就是两个人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尽可能爱着对方。轮流低到尘埃,轮流不讲道理,轮流向对方道歉,轮流意气风发,轮流害怕失去,不知不觉走过一生。
真正杀死爱情的不是争吵,而是沉默不语的冷暴力。
我一直坚信,任何形式的交流(比如吵架)只要不涉及伤害与暴力,总好过冷漠和回避。
每当有女性在老公出轨后仍选择捍卫家庭,就会被批“身为新女性,独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去了哪里”,我多半不会选择以同样的方式委曲求全,但我有时候能够理解她们的做法。
除了老人、孩子、工作、车子、房贷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外,还有一点,我们都不要忘记,那就是情感的力量。
情感是有记忆的,多年共同的生活的记忆,有时强大到足以抵挡短暂的迷失。
人讲道理,但情感有时候不和我们讲道理,没辙。
爱一个人就要接受,爱一个人就会改变。
因为爱,因为在意,我们会在不经意间改变自己,适应对方,从任性到体贴,从说一不二到有商有量,从自由自在到愿意被轻轻地束缚,只有爱,只有够爱,才会让一个人放弃部分自由。
__
最后想以鲁豫的朋友Helen曾在朋友圈发过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原文如下:
我大大方方地承认我不是很年轻,但我也没有老。
我相信这样的状态会持续很久很久,我认为这是我人生最好的状态。
在人的一生中,
年轻和年老之间的这段时间其实是最长的,也是最好的,是最应该让我们去喜欢的。
可是我们确实身处一个崇拜青春而厌弃老年的社会,
但若你无论年龄怎样增长都可以打起精神气地活着,
你一定会发现,你会活得越来越好,远远地超过青春期的好。
这段话很赞,我无比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