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白茶清欢无别事”的一天,太难得了,因而得以记录一些零散出现在脑子里的念头,记录在心底的琐碎,朝花夕拾,也挺好。
这周才把鲁迅单元的最后一课结了,因为《好的故事》特别难,赵老师备的课又特别好,所以我在办公室对着赵老师的课件琢磨了好久,赵老师经过时笑道“你怎么还对着这个男人发呆。”
是呀,这个男人真是太值得好好研究了,这是我从前所没想到的。当我昨天终于把《好的故事》这一课结了时,孩子们已经沉浸在这民族斗士的精神中久久不能自拔,假期综合症似乎也在那节课后自然地烟消云散了。真是应了曾老师评课时那句“从周树人到树人”,以中华之魂立德树人,这个宏大的目标,就在一节又一节有滋有味的语文课里得以实现,真好。这一轮级组集备课鲁迅单元公开课,课课是精品,孩子们想必收获太大了。
在《名家儿童观中的教育之道》一书中,意外的我又碰见了周树人,再一次深深为之动容。在他光辉战斗的一生中,无论从事教育工作,还是文学工作,都是为了先“立人”而后“事举”,以实现“兴国”的目的。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这本书中提到,要把孩子教育成“人”,儿童是社会的人,是历史的人,是未来的父,未来的祖。儿童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成长,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所以要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地施教,教育至关重要,不能把儿童当做父母的附属品。他竟然这么早就已经提出了这些观念,跟我最喜欢的教育观念“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跟我十分赞同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做有根的特区现代小公民”不谋而合。
我也常常念叨着,孩子们你们未来也会为人父,为人母,你想成过自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吗?这个问题看似调侃随意,但却时时提醒着孩子们,他们并不是为了父母老师而学,他们应该成为他理想中的他自己。这一点真的很重要。
鲁迅还提到,儿童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和艺术,只有努力探索儿童的心理特点,掌握其规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者要有“童心”,要“知道孩子们的世界”,这不就是要了解孩子,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吗。
期末复习周固然时间是紧俏的,高年级的孩子也确实并不轻松。作为班主任,张弛有度的管控,此时尤为重要。太松了,不行,全班心飘了;太紧了,不行,孩子吃不消。只得想尽各种办法,偷懒的,该骂,及时改正了,当天背诵小组长马上安排上,给足成就感;背诵,得抓,调动学习小组百舸争流,暗藏“心机”扶中等生“上位”做检查小组长,也是操碎了心。(每日选当天背诵组长环节抽背时故意先抽中间层次的,背的不流畅不打紧,他听全组六七个人背了,还能不会嘛)。面对容易躁动讲话的课堂,凶一凶镇一下是要的。就像王晓春老师在书里说的:“以为教师对所有学生都应该时时刻刻是一副微笑的面孔,这是一种教条主义,一种书生气,一种固化思维,教师的脸,应该是一幅正常人的,表情丰富的脸,喜怒哀乐兼备”,也不能一味好脸色。凶完了,适当的调侃,也是要的,不少孩子喜欢看bilibili的“阿婆主”(up主),我便在孩子插话时提醒“本教室已关闭弹幕许久,乱发弹幕需加作业修理!”,孩子们哈哈一笑,也就赶快改正举手发言了。
也有特殊孩子,像梵梵,不是骂人,孩子阿斯伯格综合症真的是病,复习的东西一环扣一环,他环环都得掉链子,自然控制不了的焦虑暴躁。一天下来,和小蔡暴力相待好几次,没忍住飙脏话几次,今天刚好轮到他值日,课间擦窗哐哐砸。这种时候,也不能跟他急眼,一是他的直线思维,饶不了弯,理解不了你的着急是为他好。二是他一米七几大壮汉,冲动起来,讲真,我怕挨打。放学了,看他镇静了,上前问道:“咋了今天,这么暴躁,是不是觉得跟不上,老师帮你,别着急”。大块头也有红了眼睛玻璃心的时候,抽抽鼻子对我说:“老师,我就是最近睡不够,头有点疼,我也想都做好,越急越做不好。”了解了,从小就了解的,孩子心不坏,能力有限,慢慢来呗。“那我们种花放松一下吧,正好第二批花苗好像也挂的差不多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梵梵用他独特的变声期的“公鸭嗓”表达了自己的喜悦。花,我看我们班是种不出来了,但是种花这件事,确实成为了我拉近和孩子们关系的有效桥梁。我给了他几颗花种子,他安安静静地种,种完以后竟然给我来一句“汪坚强还在努力的活着,我也今晚应该能把书背下来的。”我理解不了这个逻辑,但又觉得蛮有哲理。
这两天还特别喜欢跟小鼎沟通,他也是个“妈宝男”,爸爸也十分溺爱,比较自私,我行我素,疫情期间一度染上网瘾,说不得骂不得的。三年级拆班转来时,听妈妈说从前的班级曾经有答错问题互相嘲笑的风气,以至于他不爱发言或和老师说话。总之一直也没有放弃关照鼓励鞭策,不知怎么的,孩子突然就变了。
上次辩论赛,意外发现他发言极其精彩,有理有据有台风,孩子告诉我平时一家人最爱看奇葩说。后来组内最佳辩手之争输给了蓓蓓,也不恼,笑着约蓓蓓下次再“战”。今天听默写,错误率超过了我的要求,他竟然哈哈自嘲,一边喊着“我没了我没了怎么能犯这么蠢的错”,一边和我求情“老师你看我错的都是同一个字饶了我少订正一点吧!”不等我说话又自我推翻“算了算了还是多写几次长记性。”他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自觉自律的,我真不知道。但是看着就让我感觉特别开心。
班上另一个也是蒙蒙的作业订正总出问题的守钰,没少被科任老师和我抓订正、抓补写,批评不细致。这孩子有许多小毛病,但就一个优点,足够乐观,喜欢幽默笑对挫折,总能及时调试好自己的心态。你说他懒吧,其实人家每次也在吭哧吭哧认真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了。罢了罢了,还是找个小师父盯着教着更靠谱。说到他的幽默,今天他给了我一句评价,我挺喜欢。最近加上复习,在黑板上需要写的作业和温馨提示略略偏多,为了缓解大家心中悲伤,我总是会一蹦一跳去调侃式的布置作业,比如“哦,你们残暴的王老师又上线了,准备好小本本迎接暴风雨吧!”(其实自习课早就给足时间完成大半了!)
今天守钰就对我说:王老师,你的样子就像一个可爱的小仙女,可是你的所作所为就是一个灭绝师太啊!
我随全班一起哈哈大笑,继而鼓励大家:“加油!用你们的努力,赶走灭绝师太,让王老师做一个快乐的小仙女吧!”
这就是今天的日记了,好像也没有什么章法,不过想起这些片段,想起一些孩子小小的成长,还是觉得欢喜荡漾,簇拥了一心间的芬芳。